龙在清远,最为特色的莫过于是“旺龙”了。“清远旺龙”又称盘龙、追龙,源于清乾隆年间,通常是用彩绸扎出龙头龙尾,由一条条背带连成龙身,有着兴旺发达、丁财两旺的吉祥寓意。背带由村里各家各户自愿捐出。

  在清远市清城区龙塘镇、石角镇、源潭镇等地,每逢祈雨、庙会等重大活动必有旺龙习俗,又称盘龙、追龙等。“旺龙习俗有300多年历史,一直传承在李氏族人之中。”清城区旺龙传统文化协会会长李镜荣介绍说,旺龙是清城区的一种民俗活动,用彩绸扎出龙头龙尾,龙身是由一条条的背带连成,预示着兴旺发达、丁财两旺,“一般三至五年有一次小型的旺龙,10年左右有一场大型旺龙。”


  民俗活动往往涵蕴了当地民众的良好心愿,是人们抒发情绪、寻找寄托的载体。旺龙习俗活动寓意鲜明、正向,体现了村民的朴素愿望和族群的集体意志,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因子,成为村民延续繁衍的文化符号,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一)活动的核心是尊宗敬祖传统观念的体现

  旺龙又称盘龙、追龙,现在又被民间称之为背带龙、咩带龙等。在清远清城区的龙塘、石角、源潭以及清新区的飞水、新洲等地,每逢祈雨、庆典或祈福等重大事件必举办旺龙活动,现多在宗祠庆典、庙会上举行,各村族人为接运旺气,每逢三年、五年或十年为周期举行一次。

  此民俗活动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可追溯到唐朝,民间相传,唐玄宗李世民御笔的“李家龙宫”(位于甘肃省陇西县南安乡)建成后,每年便有舞龙庆典。唐末,社会动荡,陇西李氏大举南迁遍布各地。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李氏族人从嘉应洲长乐县(即今梅州、新丰一带)迁往清远龙塘长冲和谷岭立村。此后,无论建祠或喜庆之日,便举行盛大的“旺龙”活动。因条件所限,因地制宜,后以扁担、红布与背带为制作龙的材料,从此,旺龙活动得以在清远传播开来。

  另一种说法,旺龙习俗是岭南客家文化的一部份。客家人从中原迁徙而来,带来丰富多彩的当地文化。大概在300年前,清城区源潭镇青龙村委龙狮田村小组的潘氏祖先从韶关长宁(今新丰县)迁徒而来,当时清远兴盛舞香火龙(清远县志中有相关记载),美中不足的是舞香火龙时常引起山火,为防止此类行为发生,客家先祖遂改为舞背带龙。

  依上述两种来源的说法,旺龙习俗都印证了活动意在对祖先的怀念与敬重,是延续传统宗族文化的一种体现。活动的内容,都是对族群祖先开基创业的回顾与展望,通过举办活动,意在告诫子孙后代:时时刻刻不忘,年年月月提醒。这是一种非常强烈的根的意识,是民间追根溯源、以史育人的途径之一。

  (二)活动的过程充分体现“驱邪引福”的初衷

  旺龙习俗内容丰富,程序严谨,举办时不能随便调整删减。其主要过程包括:筹备、迎宾、造龙、迎龙、起龙、过龙门、祭五方五土、护龙、祠堂前接龙米、送龙入祠堂、傍晚接龙水、晚上洪潮圣会、清早回龙、化龙、分龙(包括分龙米、分龙水、分背带等)、吃龙饭、外迁村落回龙,等等。

  旺龙活动一般要持续两天一夜。中间伴随有客家鸡公狮赶龙、鸡公狮祠堂采青等富有客家特色的环节。鸡公狮舞是独具客家特色的民俗活动,斗志昂扬、精神抖擞的鸡公狮,增添诸多喜庆氛围。旺龙进行中,沿途必有放鞭炮、烧香等仪式。晚上专门邀请师爷通宵达旦进行“洪朝圣会”,即在祠堂歌唱祖先功德、长途迁徙的奔波、耕作的劳苦过程;半夜时分,师爷备365份香烛糖果,引领村中理事到村头进行“烧忧”、颂经,喻意为无主孤魂野鬼超度,不要来骚扰村中族人。通宵的祭祀活动,让先祖得以安灵,阴人得以安慰。通过整个活动,让祠堂庇护村落太平,族人代代兴旺。而这一系列的过程,无不体现出此习俗包含的为村人驱邪引福,祈求健康平安、兴旺发达。这也是在民间传递的人之常情、美好愿望的体现。

  (三)添丁是活动的主要用意之一

  旺龙一般在祠堂入伙、或者村中出现重大事件(如村庄周边出现重大变化、发生不吉祥之事等)时举办,或经历逢十周年如20、60年等年份时,村中德高望重的族长就会提议举行旺龙祭祀活动。

  而如果村中某一年较少丁口出生,则又必须举办,此时每户人家都会把家里的背带拿出来,绑扎成“龙”。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一种阳刚、力量具有神性的象征。而在民间来说,正所谓“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龙是男孩的象征,旺龙即是旺丁。

  背带是客家农村的必备之物,用以日常把小孩子背在背上方便照料,是照顾、保护孩子的代名词,小孩子出生满月时,常常会有亲友送背带,而拿出背帶来举办活动,就是想通过旺龙“旺一旺人气”,为家里添丁。

  旺龙择吉日吉时,由村中各家各户各出一条背带,事先请师爷扎好“背带龙”,全村老少出动,共同祝愿添丁、子孙满堂。第二天再用客家鸡公狮进行“回龙”,即鸡公狮在村四周来回舞动,并到附近外迁村落祠堂拜祭、走动燃烧鞭炮的过程,最后在祠堂后面用架起柴火,烧掉龙头,以示让龙一直盘踞在村中的祠堂,保佑族人。赶龙仪式象征将“龙”赶回到祠堂,又寓意来年家家户户添丁发财、族人平安如意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