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花灯是流行于英德市沙口镇清溪、红峰等村的民间舞蹈,据传是明代客家人迁居此地时从中原带来的,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以清溪村最为兴盛且具代表性。参与闹花灯表演者都是男人。不过这种现象在解放后有了改变,女的也可以参加。

  清溪闹花灯的主要道具有大、小花灯各两盏,仿车一架,软边纸扇两把,柔软手帕两条。花灯为六角形,分内外两层,竹篾扎成,内层用纱纸糊裱,外层用五花纸糊贴,内放可旋转的油灯,大小做法相同,尺寸略有不同,制作讲究,精巧美观。

  清溪闹花灯一般为八人,四男四女,两男一手举小灯,一手舞扇,另两男御车;两女举大灯,另两女饰俩母女。舞蹈以载歌载舞的形式,表演财主家母女在贺新年时出门看热闹,穷人或用车拉着她们,或摇扇举灯为她们照明,但一路上又不时用各种表情动作耍弄她们,让她们丢人现眼,丑态百出,在幽默风趣的氛围中演绎了一个穷人戏弄财主的故事。舞蹈动作既有北方秧歌的热烈奔放,又融入了粤北采茶舞的柔和细腻。伴奏以管弦乐为主,乐器有笛子、三弦、二胡等,具有浓郁的粤北采茶小调风格。

  清溪闹花灯一般从大年三十年夜饭后开始,一直延续到元宵节。最后结束时还有一个俗称“劏灯”的解散仪式,当晚所有表演者集中在村中祠堂前,把表演过的花灯集中一处,然后点火焚烧,以示表演活动告一段落。由于客家话“灯”与“丁”同音,花灯队每到一村表演,村民就高喊“灯来了!”象征户户添丁,故倍受欢迎。

  闹花灯既有北方舞蹈的粗犷,也有南方客家舞蹈的细腻,是南北民间舞蹈相融合的代表.闹花灯舞蹈根据当地的节气、民情风俗以及当地的农事活动进行编排的歌舞表演,通过研究分析,可以了解到许多有当地特点的客家风情。

历史渊源

  “闹花灯”是流行于英德市沙口镇的民间舞蹈。据传从中原地区传入,沙口镇的清溪、红峰等村均有此习俗,其中又以清溪村为最。清溪闹花灯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明代初期,从福建迁居于此就开始有闹花灯的习俗,黄氏家庙碑记载“明成化癸卯年”。英德县曾在清溪建立司都,清溪墟镇几姓人盛兴闹花灯。

  解放前,表演闹花灯的时间定在大年三十吃过年夜饭之后,关于这个活动,英德县志(道光版)对此也有所记载:“元宵火树银灯,通宵达旦,笙歌管弦遍于城市村落。”参与闹花灯表演者都是男人,不过往往要男扮女装进行,村中的老人说,这是因为当时男女有别,男尊女卑观念在闹花灯活动中的影响。不过这种现象在解放后有了改变,女的也可以参加。表演时的都是用客家话把唱词唱出来的,内容从正月一直唱到十二月,如“正月里来正月花,新做门楼新厅下。排正桁头钉瓦角,盖好檐瓦滴水花”。客家话“灯”与“丁”同音,花灯队每到一村就高喊“灯来了!”意谓今年要添丁了,所以倍受村民欢迎。

  公元1956~1957年,闹花灯搬上舞台,后经省、市、县文化部门调查整理、加工,在全省选拔大会演出,经省评选,当年2月20日到北京参加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大会;1958年元宵节,清溪《闹花灯》俱乐部应邀到广州文化公园中心台演出;2003年12月参加由省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阳西县主办的广东省第二届民间艺术表演大赛获银奖;2006年参加广东流动演出节目网上大汇演获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