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被狮,流传于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汤塘镇围镇村的民俗,第二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佛冈舞被狮是佛冈汤塘镇的一项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曾参加省民族风情表演并获得了银奖。传统民俗认为舞狮可以驱邪辟鬼。故每逢喜庆节日,例如新张庆典、迎春赛会等,都喜欢敲锣打鼓,舞狮助庆。
  在汤塘镇围镇村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和十六那两天,汤塘镇围镇村的祠堂内外人头涌涌,热闹非凡,人们在观看表演。在锣鼓声中,只见场中一群老太婆,在一头醒狮的带领下,两人一组手举被子、扭动身子,像传统舞狮子一样在玩耍,只不过龙套是被子而不是醒狮。这就是近年受佛冈人喜欢的舞被狮活动。


起源

  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该村舞被狮活动起源于清朝初年,有400多年历史。相传,为求祖先保佑,当年该村村民决定上山找山坟,并把太祖骸骨迁回村里祠堂。人们在群山中没有找到太祖坟却找到太祖婆的坟墓。商量后,大家同意把太祖婆的骸骨运回村子。下午,烈日如火,人们担心太祖婆的灵魂被阳光灭杀。可是,一大群人中没有一人随身带来雨伞遮阳,正担忧如何是好,一位刚生了男丁的媳妇提议把包孩子的被子当雨伞来用 。大家都认为可以。这样太祖婆的骸骨就在被子下安全运回了村子。当年,该村风调雨顺,人丁兴旺,收成丰厚。村里人很迷信,认为是太祖婆显灵福泽全村。为祈求太祖婆年年保佑,让全村事事如意、人畜平安。村长建议每到元宵节都由女人在祠堂舞被狮让太祖婆高兴。之后,这种表演仪式就一代一代传了下来,并且规则也有了新的内容:除坚持不准男人参加表演外,只允许当年生男丁或新娶媳妇的人家派人表演。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舞被狮的民俗活动中妇女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展现出女性在当地社会文化生活方面的重要地位,曾被称为“百年妇女的狂欢节”;此外,舞被狮活动传承和记录了当地民众的生活,表达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愿望,为研究岭南地区社会发展和女性文化特色提供了珍贵的素材。
传承状况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观念正在逐渐转变,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加之近年来舞被狮部分传人年事已高,因此,如何传承和保护这一传统民俗活动,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