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

  村民结婚一般是女嫁男娶。婚礼前男家需纳彩礼。新中国成立前,婚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家正式举行婚礼前要把米酒两埕(约50市斤),猪肉80~100市斤,骟鸡4~6只,银元若干送到女家。改革开放后,肉鸡、酒到处都可买到,故婚礼前无须送肉、鸡、酒到女家,只送1000~10000元不等的人民币。迎娶日,新郎必到女家亲迎。男方如是富足人家,则组织“八音”(即芒锣、小鼓、小钹、唢呐、喉管、小锣、弹琴)或“三音”(俗称为“车督蒙”,由钹锣鼓组成)乐队,与新郎的亲属好友乘汽车或拖拉机到女家接新娘。有的则请经过专门装饰的花车迎亲;路途远而又未通汽车的村也会用拖拉机或摩托车接新娘。新娘到新郎家门口时,一般要“过筛”,即男家事先用米筛盛一把散开的筷子和新郎用过的内裤高举门顶,当新娘人门时摆动筛子,巫师向新娘猛然撒一把事先准备好的稻谷,并喷一口清水,新娘会像触电一样收缩。据说此举是压“新娘威”,日后能听丈夫的话。改革开放后,普遍不搞“过筛”仪式,个别要搞的也是在隐蔽中完成,徒留个形式。

  姑娘临嫁前,必定请父母健在、兄弟姐妹齐全的“好命”姑(已出嫁)嫂二三人梳洗开眉。梳洗完毕,姑或嫂一人对新娘进行婚前教育,包括到男家后怎样侍奉翁姑、相夫教子,以及新婚之夜的指导等。

  出嫁喜日,新娘向父母及舅父等长辈行屈膝礼辞别。然后由亲兄背出门楼外上车或上轿。如果是步行,接亲娘要把新娘的脚印用带叶树枝扫去,意思是勿让新娘留恋娘家,安心夫家。女家请来吃喜酒的三代外嫁女即所谓“三姑六婆”,挑竹叶糯米糍或其他喜饼送到新郎家,新郎家领取糍饼后,以一块猪肉(至少1市斤)、红包1只(至少1元钱)答谢。

  改革开放后,男婚女嫁的陈规旧俗和繁文缛节逐渐简化。不少到顺德、东莞、深圳等珠江三角洲地区务工的青年人,男婚女嫁已不用“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他们自由恋爱结婚,不少壮族青年娶了“打工妹”回家,生儿育女后又去打工。壮族古老的婚俗在这些青年身上被完全移易了。

生育

  妇女怀孕期间,不准在墙上打钉、在灶膛烧铁,尤其不许搬动床位,否则会触怒“床头神”(有称“床头妣”),生下的婴儿会有六个手指或兔唇等之类缺陷,谓之“犯六甲”。婴儿出世首次沐浴,头盆水和第二盆水要用生姜、柚树叶熬水,洗去胎秽和出世时的邪气。第三盆水为净水,水中放置铜钱、银元或其他金属宝物,有的放入秤砣,意思是期望婴儿日后会赚钱营生,有胆识。婴儿出生第三天早晨,要办备猪肉、鸡、鱼“三牲”,到宗祠奉告祖先,祈求保佑平安。三牲中的鱼,是期望小孩长大成人后会游水、捕鱼,吃鱼时不会被鱼骨鲠喉。改革开放后的一些乡村,尤其边远山村,上述各俗仍然流行。但婴儿出生大部分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接生婆接生,或到卫生院分娩。沐浴盆中放中金属,被视为不卫生而不允许,“三朝”礼也多免掉。以前,由于婴儿成活率不高,婴儿一般不摆“满月酒”,而摆“对岁酒”。“对岁”即周岁时,把产妇坐月期间曾赠送过礼品的亲戚、朋友、邻里请来,共贺新生儿。改革开放后,婴儿夭折的少了,“满月酒”代替了“对岁酒”。

  家有新生婴儿,忌陌生人进门;产妇身子未净不能出房门,坐月期间不出厅门;不得随意在房屋内打锲锤钉,灶膛不能烧有带铁钉等铜铁硬物的木材,否则会使家中人眼睛红肿;妊娠妇人的床铺不准搬动,否则认为会导致流产;灶门不得向东方对太阳,否则被认为家中会多灾多难;妇女坐月时,家中石磨、木碓、舂臼等不得乱用,否则被认为会导致月中小孩全身紫黑,严重的会死亡。改革开放后,壮族的这些生活禁忌,老一辈人仍遵从,年青一代知的不多,也不大相信,不过仍听老人劝告。

  婴儿满月或满岁时安名。改革开放后的壮家小孩,多数用先祖安排好的辈分来安名,称正名,以避免称谓和辈分的混乱。部分按出世生肖安名,如牛、狗、虎、龙等,称乳名,但生肖中的鸡、马、猴不用。也有按五行所缺安上“金成”、“林生”、“水旺”、“土生”、“火生”等乳名。到孩子上学时,再安上读书名即正名。

殡葬

  壮族传统实行土葬,丧葬整个过程先后有报丧、装殓、打斋、盖棺、出殡、埋葬、烧七等仪式,与当地汉族习惯相近。村村办丧事,亲朋戚友会闻讯而动,互相通知,前来捐钱赠米或出力。死者年满花甲的则称为老寿,按寿终正寝办丧,棺材涂上红色,棺材头刻上福、寿两字;非正常死亡(包括自杀、意外死亡),棺材涂黑色或不涂颜色,保留原木色。出殡时,同姓不同“门楼”的青壮年男人将棺托于肩上前行。德高望重或年及耄耋者,则选择比较平坦的地方由前后双方进行较力(亦称“角力”),后推前拥,即旋转打圈,并高呼“呜呼”,在一片吆喝声中,送丧的亲属则跪在下面,要求停止。此举是告诉人们死的是一名长者,另一层意思是显示家族之声势。改革开放后此举已废。出殡路上,不同门楼的妇女以手提避风灯俗称“长明灯”为前导,拉扯着七八尺长的白布作“渡桥”,直至墓地后收回。死者安葬若干年后,若死者亲属认为墓地不利,则要开墓拾骨重葬,称二次葬,也有三四次骨殖重葬的。如果“风水”好,无需重葬,则可成为永久性墓地,泐石立碑。改革开放后,这种丧俗仍十分普遍,尤其是打斋超度亡魂,愈演愈烈。而今推行火葬,遗体入炉火化前仍行旧俗,骨灰仍实行土葬。

节庆

  壮族节日与汉族接近,但壮族的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的内涵。

  春节,壮族称“联张”,是农历一年之始,称年初一,例不吃荤、不扫地,现今除不扫地外,不少人家已经破例,照样吃鸡鸭鱼肉。家长在晨曦初现时燃点爆竹,迎新接岁。改革开放后由于除夕夜都有电视联欢晚会,壮族人改晨曦迎新岁为岁交零时时鸣纸炮迎新。春节是一年最为隆重的节日,年初一出门,人们见面时必互道“恭喜新年”。传统习惯要求小孩见大人要作揖,大人回赠红包。今不作揖,但恭敬称呼,大人也赠予红包,并祝快高长大。春节又是最热闹的,人们装扮古人故事游演,壮人谓之“装古事”,三五年一次,一般在丰收之年举行;有的对唱壮歌、南歌;有的开歌堂,男女联唱、对唱壮歌,谓之“歌堂夜”。改革开放后,随着电视的普及,这些娱乐性不强的传统节目很少举办,只有舞狮子仍长盛不衰。

  二月二,俗称开耕节。壮家有“过了二月二,犁头要落地”的农谚。此节例不请客,但家家户户都用枧水与糯米粉做黄糍(或煮或蒸),先由家长身披蓑衣、头戴竹笠,光着脚板,卷起裤脚,捧一碗黄(汤)糍到门外,面向田野祝愿,念“开耕之后不死牛、不折犁,稻菽无虫病、无鸟耗、无野兽害,十足禾苗十足收”的祝祠后,把糍“十”字挟开,以此祭田头神。然后返回屋内,全家吃糍。前一年出嫁的新嫁女在此节回娘家取回于归喜日不便取的物件,如生产工具、种子等,例不过夜。此俗今除保留做糍吃外,其他仪式已废。

  四月八,俗称“牛王诞”。传说是驯养家牛的开始,是壮族请客宴饮的大节。这天,壮家炊五色饭喂牛,有的煮糯米甜酒或油炸糍喂牛,有的煮薯菜粥或黄酒喂牛,以补春耕劳役之苦;牛栏门口插上绿树枝,先时壮人还在门口燃纸钱香烛,祈耕牛平安。家中如有孱弱小孩,则需抓五色饭到牛栏陪牛吃,祈小孩他日与牛一样健壮。有的则牵牛到河边洗刷全身。中午,亲朋戚友聚会吃肉喝酒。现今喂牛、插树枝、烧纸钱等旧俗已不存,而请亲朋好友之俗犹盛行。

  六月节,有过六月二、六月五、六月六的,一般以当地圩日为期,但大多数过六月初六,俗称尝新节。村民习惯到田头把早熟的禾穗折回,磨米煮饭,并备三牲到田头祭神,壮语称“拜久那”,即拜田头神。此节为壮族大节。人们制作枧水糯米粽,每只三五斤或七八斤重不等,作为自己吃用或送给来过节的客人。现今拜田头神旧俗已废,但请客饮食,盛况依然。

  七月七,俗称七月香。传说这一天天上的银河与人间的溪河汇流,用这些水洗澡能除病去垢,延年益寿。中午时分,少女和年轻妇女习惯到河里沐浴梳洗,相信洗后肤肌嫩滑,不生痱子,不生疮疥。老妇人不便下河,则让人挑水回家洗浴。酿酸醋的人家把水打回家冲醋,据说此日酿的醋特别酸,能长久保存不变质。

  九月九,汉族赏菊登高,壮族则于此日傍晚将黑时分,在离村比较远的田角,把早已准备好的用新竹和稻草扎成的草屋放火焚烧,当着火后竹筒爆响,人们欢呼“哟咿”、“哟咿哟”,意思是送火神上天,祝愿家家无火灾。待草屋燃烧完毕,人们摸黑回家,据说避免把火神带回家。此举壮语称为“古哟咿”。此俗今已废,但时值中秋,风高物燥,老人讲“古哟咿”,期望众人提高防火的警惕性。

  冬至,边远山区的壮家人喜欢在此日宰猪杀鸭做腊肉、腊鸭,有的往往把整头猪腊起来,腊肉一直吃到春耕仍然有余。传说此日蒸酒酒香醇,开蜜糖储存耐久。小三江等地有“冬大过年”说法。他们说:“冬大过年,过冬不过年,过了年要耕田。”是日,人们宰猪、杀鸡鸭,凡是能用来腊的肉类一般都腊起来。现今肉类供应丰富,做腊肉储备的做法已渐减少。
  
除夕,这是合家团圆的节日。外出谋生的,不论有钱无钱,都回家过年。壮族喜留“隔年饭”,即除夕晚餐,不管有多少饭菜,都要留一些到年初一午餐或年初二才吃,谓之“连年有余”。晚上,把过年的新衣服拿出来待年初一早起穿上。大人教导小孩说,明天是新年,不准讲粗言秽语,不准打架,对人要有礼貌,遇到长辈,要讲吉利的话,如“恭喜新年”、“恭喜发财”等。

信仰崇拜

  壮族没有形成本民族的宗教,没有本民族专门信奉的教派,多数人信奉道教,认为人死后只是形体上的消灭,其灵魂仍在,可以超度。壮族信奉多神的历史比较长,认为世间万物都有神明主宰,大的有天神、地神、雷神,其次有山神、树神,小的有灶神、床神等。他们到深山劳动,称食物和用具要用代语,如把米说成“沙”,把开饭说成“捅蜂窝”,把刀说成“青口”,把斧头说成“木棰”,把锯子说成“过江龙”等等,否则会认为有鬼神作弄,招惹麻烦。壮族的先民还信奉人神,包括“先天盘古”、“莫一大王”,连山上帅、小三江、福堂等地还信奉明朝武略将军莫翠峰;一些打斋道书还把他和一位姓张的“神人”名字写在经书中,凡做斋则照念。

  壮族还有自然崇拜,老一辈人遇到日食、月食,认为是天狗行凶,是不祥之象,要朝天鸣火药枪或坐地铳炮,以示驱赶天狗,保护日月;如洪水淹街巷,则沿街敲打铜锣或簸箕,祈求水神快退,不要祸及房屋和村民生命。清道光年间的道公斋服,绣有蟾蜍、龙蛇、太阳飞人、仙女、玉兔等禽兽和日月雷神等,留下了自然崇拜的痕迹。近年出现月食,已无人赶天狗。然而老人去世做斋事和问卜、占卦的人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