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小长鼓舞,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小长鼓舞是瑶族支系“过山瑶”的民间传统舞蹈,主要流传于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瑶族聚居地,表演时,舞者在唢呐伴奏下,手握长鼓边敲边舞,因其鼓形较小,为区别于瑶族另一支系排瑶的“长鼓舞”,而称“小长鼓舞”。小长鼓舞起源于瑶族先民对民族的图腾崇拜以及对祖先的敬祭信仰,多在盘王节、春节或喜庆丰收、祭祀先祖“还盘王愿”以及一些祭祀礼仪中表演,以示对盘王和祖先的敬祭及迎祥纳福的祈愿。小长鼓舞有“七十二套路”之称,主要包括“盖新房舞”和“造鼓舞”,其中盖新房舞以“莲花盖顶”“漂洋过海”“金鸡展翅”等动作表现“寻屋地”“挖屋地”“砍木”“上梁”等盖新房的全过程;造鼓舞的基本动作有寻鼓木、砍鼓木、量鼓木、架马、锯鼓木、刨鼓木等,共计12个,表现出祖先“造鼓”的全过程。
  2011年5月23日,瑶族长鼓舞(小长鼓舞)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Ⅲ-60。

历史渊源

  小长鼓舞的起源久远,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笔记小说大观》引明刻本《岭南杂记》记载:“粤有瑶种,古长沙、黔中、五溪之蛮……以砂仁、豆、芋、楠、漆、皮、藤为利,竭则又他徙……捕兽饮酒,击长鼓为乐。”其中所指的瑶族,乃是“竭则又他徙”的过山瑶。“击长鼓为乐”,来自“古长沙、黔中、五溪之蛮”,从发祥地来看,与宋代沈辽《踏瑶曲》中描写的“湘江东西踏盘王”“乐神打起长腰鼓”可互为印证。《隋书·地理志》卷三十一记载:“长沙郡(又杂)有夷(蜓),名曰‘莫瑶’……武陵、巴陵、零陵、桂阳、澧阳、衡山、熙平皆同焉”。其中的熙平郡,便是后来的连山县,可见,隋朝时期,古长沙、黔中、五溪之瑶族已南迁入粤。按此推算,小长鼓舞应该是隋朝时期随瑶胞南迁而流传入粤。小长鼓舞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程式性动作“莲花盖顶”“飘摇(洋)过海”和“行江”等产生的年代应在古长沙五溪的瑶民大举南迁之后。据史料记载,瑶族由湘、鄂一带迁徙至湘、桂、粤边境一带的路线,经过洞庭湖、湘江和沅水,舞蹈中“飘摇过海”和“行江”动作的产生,便是瑶族迁徙生活的形象而又真实的历史写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在姐妹艺术的相互影响和促进下,小长鼓舞的鼓花技巧有了新的发展,派生出了“跨腿鼓花”“翻打鼓花”和“抛鼓鼓花”等动作。


舞蹈特色

  表演形式
  小长鼓舞主要以建造房屋为表现内容,舞蹈根据现实生活中建房的程序模拟建房的二十四个动作,以表现建房劳动的全过程。小长鼓舞向来有“七十二套路”之称,所谓“套路”是舞蹈在表现建房的二十四个程序时,将二十四个表现性动作分别与“莲花盖顶”和“飘摇过海”(或“行江”)两个程式性动作相结合构成相对独立的二十四组,每组称为一套,每套由三个动作组成,即:“莲花盖顶”、表现性动作、“飘摇过海”(或“行江”),每套动作均需在东、北、西、南四个方位上各表演一次,回到原位后再做第二套,使其七十二个动作形成统一的整体,以塑造完整的艺术形象。由于各个程式性动作在创造艺术形象中有不同功能,故在贯串形式上有其不同的地位和作用:“莲花盖顶”对于呈现艺术形象起着主导作用,因而置于每套动作的首位;“飘摇过海”或“行江”,则是转换位置必不可少的、起着紧密衔接的“桥梁”作用,因此置于每套动作之尾。小长鼓舞有二人表演和四人表演两种形式,一般由男性表演。1949年后,也有男女对舞,其中能体现小长鼓舞特色、难度较高的表演是两人同站在一张米见方的八仙桌上对鼓。由于是高台舞之,所以两人的对鼓、打鼓花等一招一式、一举一动都必须配合严谨、默契。此外,舞蹈首尾还有“拜鼓”和“行礼”的礼仪性表演,世代因袭,也成为一种固定的表演程式。

  动作特征
  小长鼓舞的基本动作共有二十七个,其中大部分来源于模拟造屋起屋的劳动(下称“表现性动作”),小部分是对自然景物形象进行抽象艺化的概括(下称“程式性动作”),其中表现性动作有“转天转地”“寻屋地”“挖屋地”“铲屋地”“平屋地”“量屋地”“垫石脚”“砍木”“量木”“锯木”“背木”“架木马”“承木”“凿木”“立柱”“串方”“承低”“承高”“上梁”“拉梁”“上八方”“安门”“安神位”“盖房”,共计二十四个;程式性动作有“莲花盖顶”“飘摇过海”“行江”,其中,“莲花盖顶”是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动作,它将“小莲花”和“大莲花”的技巧与下肢“蹲颤”和“撇拐蹲转”的基本动律有机结合而成,技巧高、难度大。小长鼓舞表演另有造鼓舞的基本动作12个,有寻鼓木、砍鼓木、量鼓木、架马、锯鼓木、刨鼓木、挖鼓心(又称“钻天钻地”)、斗鼓木、修鼓木、听鼓、封鼓、谢礼等。
  小长鼓舞还有高、中、低桩之分(指舞者打鼓时所蹲的程度)初学者踩高桩,熟练者踩中桩,功力佳者踩低桩。踩低桩者双腿保持矮步,在全蹲的基础上做完全套动作,打击各种鼓花。踩低桩者比较辛苦,能锻炼人的意志,也能反映舞者的水平。

  伴奏乐器
  小长鼓舞伴奏乐器有鼓、小锣、钹、堂锣等,打鼓者单手执槌敲击。䥽的奏法是击钹后将两钹相贴,拉出“查——斜”的声音。唢呐吹奏的随意性较强,仅为烘托气氛,一般在舞蹈开始和中间,或高潮时出现。

  服装特征
  小长鼓舞表演者头扎一端带穗(垂于左侧)的黑色布头巾,身穿黑色镶白边的对襟上衣,扎黑或蓝色腰带,穿黑色中式裤,裤脚镶白、蓝(红)色边,穿黑布鞋。

  道具特点
  小长鼓是小长鼓舞的重要舞具,是为舞蹈提供鼓点节奏的打击乐器,它由木质轻盈的泡桐木制作,长二尺三寸,中间的鼓腰细至一般成年人指掌可握,两端圆形,大小如一,里面挖空,外蒙优质兽皮,可击出清脆声音。鼓身漆以红色,绘有色调对比强烈的乌龟背壳花纹图案,花边以起伏有序的“狗牙花”装饰,兽皮绷钉处装饰一圈金黄色花穗,以增色添彩。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小长鼓舞以独特表现形态,形象反映了瑶族先民生产生活的情形,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

传承状况

  随着历史的变迁,小长鼓舞逐渐陷入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困境,不少套路已经失传,急待引起重视,进行抢救和保护。

传承人物

  赵新花,女,1963年生,广东省清远市人,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小长鼓舞,赵新花自幼师从老艺人赵成见学习瑶族高台小长鼓舞的套路,熟练掌握高台小长鼓舞的舞法。
  赵朝雄,男,1976年生,广东省清远市人,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小长鼓舞,赵朝雄自1992年开始跟随父亲赵文贵完整学习瑶族小长鼓舞的传统套路。在技艺方面,赵朝雄完整、熟练掌握传统瑶族小长鼓舞的传统套路,舞蹈动作具有独特的表现力。

保护措施

  2007年,赵朝雄为民族歌舞剧团的演员传授瑶族小长鼓舞“盖新屋”传统套路。
  2008年,第十届瑶族盘王节期间,赵朝雄为参演的村民传授小长鼓舞舞蹈技巧。
  2010年开始,赵朝雄先后在村中及县城中小学向年轻人以及中小学教师传授小长鼓舞舞蹈技巧。
  赵新花先后教授了多位小长鼓舞学徒,并参加了瑶族高台小长鼓舞队的表演及指导工作。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文化馆获得“瑶族长鼓舞(小长鼓舞)”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瑶族长鼓舞(小长鼓舞)项目保护单位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文化馆评估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