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廷珙(932—1019年),五代时连州人。襁褓中丧父,寄食母家。南汉刘晟乾和中,除番禺簿。刘初立,擢士军知兵马使。时屠戮忠良,廷珙知其必亡,遂于大宝九年降宋,授舂州刺史。次年,献《平岭表策》。宋师南讨时,廷珙为向导,擢广西总管招讨使。累官至刑部尚书。


人物生平

  李廷珙,连州星子白水(今大路边白水寿塘)人。其祖父辅佐唐朝有功而在朝廷为官。父亲李处颜,博学善文,后唐明宗天成中(927年间),因征战准甸有功,封为武安军节度幕府,掌文翰。廷珙在孩提时,父亲处颜病故,由母亲白氏带着寄食在榜水舅家。廷珙由于从小受人歧视,性格内向且不合群。唯有舅舅器重,说廷珙“其齿长,千里驹也,即追风矣”。遂送廷珙读书。
  李廷珙所处五代十国的乱世,他初任番禺主簿,后在南汉出任土军都马使。时南汉王刘鋹昏庸无道,屠戮忠良,横征暴敛,民不聊生。李廷珙预知南汉必亡,于北宋乾德六年(968年)四月归顺宋朝。宋太祖嘉其忠义,先后招授廷珙为郴州指挥使、银精光禄大夫、检校工部尚书、持节郴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廷珙甚为感激,于开宝三年(970年)向宋太祖献平南汉之策,命潭州防御使潘美充任桂州行营都部署,尹从柯任副职,李廷珙为向导,率宋军出师贺州,接着下韶州、桂阳,然后乘势攻取连山、连州一带。
  南汉战将卢枝扼守骑田岭咽喉之地,宋兵连续攻击均未奏效。廷珙则带领大军出舂陵、屯平阳,距卢枝屯兵处百余里。
  潘美闻南汉兵营坚垒难攻,终日忧虑,李廷珙向潘进言道:“卢枝的部属均是我的故旧,他们久愿效忠宋朝,若我前往招降,必然成功。”
  于是,李廷珙单枪匹马,扬旗而去。及至南汉兵营,众兵卒见故人廷珙,哄然归降。南汉将领卢枝见大势已去,焚营而遁。南汉王刘鋹闻卢枝逃循,内外震恐,所遣将皆败还,宋军连捷。
  次年二月,南汉灭亡。
  宋朝统一岭南,李廷珙向导有功,宋太祖提拔李廷珙为广西总管招讨使,后加封为刑部尚书,赐李所居里为奉化乡。
  李廷珙告老回乡,故后葬星子白水城将军坑,其子继迁元璧。


史料记载

少时寄人篱下
  李廷珙,五代入宋的连州星子人。其先人于唐末由京都长安南迁湖南郴州,徙居今宜章县东风镇元壁村。祖父仕唐,甚有劳绩。父处颜,有文才,在后唐武安军节度幕府掌文翰。廷珙出生在这样的家庭,本来是衣食无忧的,岂料命运不济,儿提时代,其父就撒手归天了,家境遽然变坏,使得母子三人(廷珙还有个弟弟)的生活难以为继。此后,廷珙由连州星子的舅父抚养,遂随之落籍连州。
  寄人篱下的廷珙从小体会到世态的炎凉,受够了别人的白眼,因而性格内向,沉默寡言,村里人都笑他痴呆。惟有廷珙的舅父慧眼识珠,常说廷珙是“千里驹也,及齿若长,即追风矣。”他热心送廷珙读书识字,关爱有加。
  乾和年间(公元943—957年),李廷珙供职于南汉,以其为勋门之后,出任番禺主簿。大宝初(958年)擢升为士兵都知兵马使。在宫廷任职这段时间,他目睹南汉王刘鋹屠戮忠良,鱼肉百姓的暴政,内心惊恐,并料其成不了大器,久后必亡,乃想脱身之计,请求戍边,得到御批,遂得以带兵戍守湘粤边境的九嶷要塞。

毅然投诚北宋
  建隆元年(960),后周大将赵匡胤由陈桥兵变而登帝位,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市),定国号为宋,史称北宋。北宋建国三年后就开始进行统一全国的军事行动。宋太祖审时度势,明智地实施“先南后北”的战略,首先向南方诸王国用兵。乾德元年(963年),北宋出兵两湖,扫除了荆南和湖南的割据势力。乾德三年又出兵四川,一举灭掉了后蜀王国。收取两湖一川后,宋军的主要目标是消灭盘踞岭南的南汉国;但因南汉颇有军事实力,故宋兵不急于进攻,转而致力于占领地的巩固,等待南征时机。
  其时,割据岭南的南汉国,除拥有两广地盘外,势力还扩展到湖南,版图超过了西汉时期的南越国。当其立国之初,由于结束了岭南诸多地方割据势力所造成的混乱局面而使社会的经济文化得到发展,国力比较雄厚。可惜几代刘氏君主都不是宏图大略的政治家,且一代不如一代,竞尚奢华,残忍嗜杀,弄得国无宁日,民怨沸腾。所以,当宋兵进占湖南时,深受刘氏集团残酷剥压的南汉人民无不欢欣鼓舞,巴不得宋兵早日打过岭南来。但残暴奢华的刘氏集团对民心的向背一无所知,也不知道宋师的厉害,竟不知天高地厚地于乾德二年(964年)正月,遣师进犯已被宋兵占领的潭州(今湖南长沙),结果被潭州防御史潘美打得大败而回。是年九月,潘美主动出击,挥师南克郴州,杀南汉戍将暨彦赟、刺史陆光图,迫使南汉兵将退守骑田岭要隘。
  留心时局变化的李廷珙,等到乾德四年认为时机已成熟,乃于是年四月在九嶷要塞举事,毅然投诚北宋。宋太祖嘉其忠义,诏授郴州沿边招收指挥使,并封他遥领封州(今广东开封,时属南汉国领地)刺史之职。廷珙由是感激,频频献策,竭力助宋。

助宋屡建奇功
  开宝三年(970),北宋南征主帅潘美在行军向导官李廷珙的引领下,挥师突袭贺州(今广西贺县)。贺州刺史陈守忠闻讯大惊,慌忙告急于南汉主刘鋹。震恐中的刘鋹急遣龚澄枢驰援贺州,没想到那位临危受命的龚将军竟中途逃回,刘鋹也奈何不得,只得临时指派伍彦柔领兵赴贺。
  熟悉贺州地形的廷珙建议潘美于援敌来路处设伏,以突袭之策克敌制胜。潘美依其计,果然大败援敌,生擒敌首伍彦柔斩之。随即移师东进,攻占了连州城,沿郴连边境进击。其时,南汉将庐枝戍守骑田岭要隘,宋师力攻败绩,被迫滞留在连州边境。
  廷珙闻讯,引九嶷要塞之兵出舂陵(今湖南宁远县),以声援宋师东攻。庐枝见状,便以静制动,“坚垒以拒”。宋军屡攻不克,势成骑虎,潘美甚为忧郁。廷珙向其进言曰:“枝兵皆廷珙故里部曲,愿输忠久矣。若招之,必下。”潘美乃令廷珙招降。廷珙单骑出阵,扬旗招降于敌寨下,果使大部分守隘士卒拖枪投归。庐枝烧垒逃遁,险关不攻自破。由是,郴连边境皆为宋地。
  是年十二月,廷珙引潘美自连州东下强攻韶州。韶州是南汉北境的门户,驻有重兵戍守。都统李承渥领兵数万并驱象为阵,列于韶州莲花山下。宋军以强弩射象,象回奔反践踏南汉军,守军大败,遂下韶州。于是,宋军沿江而下,进克英州,直逼广州城下。走投无路的南汉王刘鋹只好俱表请降,割据岭南半个多世纪的南汉王国至此寿终正寝。

官至刑部尚书
  宋军踰岭南征,所向披靡,短短半年时间平定南汉,廷珙立有不可磨灭的功绩。宋廷对他亦恩宠有加,宋师克占广州后,主力奉命北返,宋太祖诏李廷珙为广西总管招讨史,令其收拾不愿臣服的残余势力,整治广西的社会治安。廷珙不负重托,软硬兼施,剿抚并用,使广西的局势很快平定下来,随即赴京述职。宋太祖甚为满意,他欣赏李廷珙的谋勇兼备素质,特擢升为刑部尚书。
  李廷珙在连州的后裔甚多,其集中聚居点是龙坪的元壁村(移其祖籍宜章元壁村名作纪念),该村遗存有李尚书祠,村头还建有纪念李廷珙母亲的白氏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