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5月24日,连山上草、大富、永和、三水等镇因锋面低槽影响,普降大雨到暴雨,洪涝成灾,4个乡镇共20个村8000多人受灾;农作物受灾0.29万亩、成灾0.28万亩;倒塌房屋16间,损坏房屋34间;冲毁坡头32个,水圳缺口621处,河堤缺口3处,冲毁桥梁1座。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90多万元。
1999年5月26日,连山、连南、连州、清城遭受暴雨、大风袭击,其中连山、连南最大降雨量达130毫米。雷雨大风、山洪暴发共造成31个乡镇、187021人受灾,成灾人口99440人,死亡1人,受伤4人;倒塌房屋205间;农作物受灾4.60万亩、成灾2.95万亩、绝收4350亩;毁坏耕地1260亩;大批通讯、供电、公路等设施被毁坏。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23万元,其中农业损失739万元。

2000年9月1~2日,英德部分地区受台风影响,降大到暴雨,3个镇17个村委会、12000人受灾,成灾4500人,被洪水围困村庄3个、658人;倒塌房屋109间,其中全倒5户,无家可归24人;受灾农作物1.09万亩、成灾4845亩、绝收750亩;受浸粮食22850公斤,损失粮食9000公斤;冲毁桥梁3座、陂头3个、堤防25米;鱼塘漫顶477亩。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00多万元,其中农业损失70多万元。
2001年4月20~22日,全市普降大雨到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山洪暴发,河水上涨,阳山、英德、清城水位超过警戒水位,其中北江清城22日9时水位达13.78米,超警戒水位1.78米。有8县(市、区)共103个乡镇、34.40万人受灾,成灾15.90万人,死亡3人,被洪水围困村庄5个、388人,紧急转移安置388人;农作物受灾16.13万亩、成灾9.92万亩、绝收8235亩;毁坏耕地4155亩;倒塌房屋303间;死亡大牲畜443头。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964万元,其中农业损失2346万元。
2001年6月3~13日,连南、连山、清新、清城、飞来峡部分地区降暴雨,共有36个乡镇、1028220人受灾,成灾36888人,伤病3人,被洪水围困村庄3个、448人;无家可归368人;农作物受灾3.18万亩、成灾1.38万亩、绝收690亩;毁坏耕地135亩;倒塌房屋108间,损坏房屋343间;死亡大牲畜7头;部分水利设施、公路桥梁被冲坏。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46万元,其中农业损失241万元。

2001年6月24日21时至25日凌晨1时,阳山东山乡遭受大暴雨袭击,3小时降雨量135毫米,并刮8~9级大风,造成山洪暴发,4个村委会537户、2958人受灾;损坏房屋409间,倒塌房屋31间,其中全倒6户,死亡1人,无家可归46人;农作物受灾720亩;冲坏公路16.50公里、大小引水渠3.20公里。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60多万元,其中农业损失110多万元。
2001年7月6~7日,全市大部分地区受台风影响刮6~8级大风,降雨50~62毫米、局部地区100多毫米。7月8日20时,北江水位达13.92米,超警戒水位1.92米。英德、清新、阳山、佛冈、连南和清城共有367360人受灾、229050人成灾,伤病3人;被洪水围困村庄5条、910人,无家可归16人;农作物受灾21.59万亩、成灾15.06万亩、绝收2.54万亩;毁坏耕地45亩;倒塌房屋120间,损坏房屋1200间。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493万元,其中农业损失1654万元。
2001年7月17~18日,受南海云团影响,清新局部地区降暴雨到大暴雨,滨江河珠坑水文站洪峰水位25.55米,超警戒水位1.55米。有9个镇(珠坑、龙颈、禾云、南冲、浸潭、三坑、回澜、太平、山塘)5.7万人受灾,3.2万人成灾;受浸房屋68间,损坏房屋25间,倒塌房屋5间;农作物受灾2.57万亩、成灾1.54万亩;毁坏耕地15亩;鱼塘漫顶540亩。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25万元,其中农业损失658万元。
2001年8月31日20时至9月1日8时,受热带风暴环流影响,清城和清新遭受暴雨、大风袭击,降雨168毫米,清城北江水位12.50米,超警戒水位0.50米。共有21个乡镇57202人受灾,成灾33190人,被洪水围困村庄35个、8112人,失踪1人,受伤2人;倒塌房屋13间,损坏房屋196间;农作物受灾5.94万亩、成灾5.07万亩、绝收690亩,毁坏耕地645亩。

2002年5月21日晚,英德普降大雨到暴雨,连江口、水边、黎溪3镇洪水泛滥、山洪暴发,死亡4人、失踪2人,倒塌房屋86间,全倒1户;受灾7.50万人、成灾4.50万人,轻伤2人,无家可归10人;被困村庄11个,受淹村庄11个;农作物受灾2.48万亩、成灾525亩;死亡大牲畜25头。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082万元。
2002年5月21~22日,清新普降大到暴雨,8个镇受到暴雨袭击,受灾5万人,失踪2人;受淹房屋760间,损毁房屋260间,倒塌房屋90间;农作物受灾11060亩;公路受淹1条长50米、塌方11处;河堤决口1处长30米,冲毁陂头43座、水圳12处1325米,损坏电站7宗。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200万元。
2002年5月22日0~4时,清新鱼坝镇降雨量达251毫米,中心点达350毫米,洪水泛滥,镇政府受淹2米多深,多条堤围被毁,许多农田被冲浸,2座电站被毁坏。灾害造成农业损失约50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共1000万元左右。
2002年7月1~2日,连山、连南、阳山、连州4县(市)受锋面低槽天气系统影响,普降暴雨、特大暴雨,24小时降雨量连山243毫米、连州260毫米,均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一次;连南200多毫米,阳山144毫米。共有62个乡镇、333113人受灾,185113人成灾;死亡12人,无家可归351人;受淹县城1个;毁坏耕地5250亩;倒塌房屋433间,损坏房屋2252间;死亡大牲畜117头;毁坏公路、桥梁、通讯、水利设施等一批。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1904万元,其中农业损失4989万元。
2002年7月15~21日,部分地区普降大雨到特大暴雨,全市共有143767人受灾,成灾99535人,伤病16人,被洪水围困村庄1条,紧急转移安置1100人;农作物受灾
5.87万亩、成灾4.66万亩、绝收9870亩;毁坏耕地面积1275亩;倒塌房屋181间;死亡大牲畜22头。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231万元,其中农业损失1437万元。
2002年7月25~27日,英德、清新、连山等地普降暴雨,导致山洪暴发,受灾44210人、成灾34970人;农作物受灾2.35万亩、成灾1.90万亩、绝收4620万亩;倒塌房屋143间,损坏房屋167间;毁坏堤围1120米、水圳3742米;鱼塘漫顶1140亩;损坏电站5座、其他供电设施一批、公路11.40公里。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83万元,其中农业损失594万元。
2002年8月7~11日,受台风槽和切变线影响,全市普降大雨到特大暴雨,24小时降雨量100毫米以上。清城北江10日最高水位达14.06米,超警戒水位2.06米。全市受灾477899人、成灾315449人,伤病105人;被困村庄59个、13102人,无家可归37人,紧急转移安置13902人;农作物受灾26.92万亩、成灾18.63万亩、绝收3.78万亩;毁坏耕地368公顷5520亩;倒塌房屋498间,损坏房屋1036间;死亡大牲畜112头;受损公路、水利、供电等设施一大批。直接经济损失6603万元,其中农业损失4854万元。

2003年5月14~15日,连州普降暴雨,局部地区山洪暴发,有19个乡镇77300人受灾,受灾农作物1.97万亩,其中绝收5475亩;毁坏耕地3000亩;倒塌房屋24间,损坏房屋92间;鱼塘漫顶105亩;毁坏水利设施18处1910米、水电站3座、公路30多公里。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693元,其中农业损失432万元。
2003年8月21日,受季风槽(东风波)影响,连州出现大到暴雨、局部特大暴雨。朝天镇部分地区20日22时至21日8时降雨量达202.4毫米,造成山洪暴发,有72个自然村10024人受灾,其中被洪水围困1392人;损坏房屋12间(倒塌6间);农作物受灾1096亩,毁坏耕地41.7亩,减产粮食234.5吨;鱼塘漫顶68亩;河堤决口18处87.5米,渠道决口31处436米,渠道塌方4处38米,损坏渡槽2座29米;冲毁15千瓦电灌站1座,湖塘电站高压杆受损;被迫停产工矿企业3个。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30.56万元,其中农林牧渔损失63.24万元、水利设施损失36.53万元、工矿企业损失2.52万元、其他方面损失12.4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