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纪要:冷害和冻害(1988年至2003年)
2024-03-29
市境低温冷害主要由春季低温阴雨、倒春寒和秋季寒露风造成;冻害主要由强冷空气侵袭引起寒潮、降雪、结冰等造成,多发生在冬、春季。冻害记录较早,始见于宋淳祐五年(1245年),清远县“冬十二月朔,风,大雪盈尺”。低温冷害始见于民国22年(1933年),阳山县3~4月持续阴雨寒冷,“秧苗冻坏,耽误农事”。
清远建市后,1988~2003年发生的低温冷害和冻害主要有:
1988年2月24日至4月1日,佛冈除3月10~15日平均气温>12℃外,其余32天均是≤12℃低温阴雨过程。春播关键期3月17日以后连续8天低温阴雨天气,29日又持续6天日平均气温低于15℃的不利天气,春耕生产推迟一个月,且严重烂秧,损失谷种40.50万斤,并冻死耕牛2260头。连山遭此低温阴雨,烂秧率在30%以上,严重的达60%,全县有8000亩至1万亩水田早造无法插植;同时冻死耕牛1100多头。
1990年1月31日,阳山普降大雪,县城平地积雪数寸。
1991年12月27~29日,佛冈寒潮最低气温零下1℃,冻死耕牛12头。同月28~29日,阳山县20个乡镇降雪,县城积雪2厘米,黄坌、秤架、江英、杨梅、白莲镇积雪15~20厘米,交通、通讯、电力中断一天,冻死耕牛144头,冻坏蔬菜4.60万亩、甘蔗4700亩。
1992年3月3~30日,连山出现倒春寒,60%秧苗被冻死。
1993年1月14日下午至15日晚,连山、连南、连县和阳山部分地区遭受罕见雪灾,最厚积雪达30厘米,共有56个乡镇、465个管理区、1450个村庄、54万人受灾;倒塌房屋180间、损坏房屋750间、倒塌茅舍550间;农作物受灾72万亩、成灾14万亩,经济作物受灾65万亩、成灾12万亩;冻死生猪1700头、耕牛2000头;压断电线杆430根线路7.5公里。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400万元。
1993年1月14~31日,佛冈受寒潮影响,48小时平均气温下降11.2℃,过程最低气温零下0.6℃。低温阴雨天气持续10天,24日天气由湿冷转干冷,29~31日出现霜冻,石硖龙眼苗木冻死8万株、冻伤30万株,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
1996年2月17~25日,全市8县(市、区)普降大雪,积雪40厘米,115个乡镇、161.80万人受灾,受伤123人;倒塌房屋534间、损坏房屋4271间;经济作物受灾38.07万亩、绝收4.12万亩;死亡耕牛2291头、生猪4815头,1550亩鱼塘的鱼被冻死;毁坏电线杆3134根线路231.90公里、公路70处53公里。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8768.90万元。
1996年3月10~20日,全市连续10天平均气温在12℃以下,最低气温7℃(阳山县出现6.9℃的低温天气),日照时间不足1小时,出现严重烂秧死苗情况。有5县(市、区)86个乡镇、570个管理区、4289个村庄、88.70万人受灾,受灾面积6.13万
亩、成灾3.12万亩,损失谷种23.44万公斤,直接经济损失152万元。
1999年12月21~24日,全市范围遭受冷空气侵袭,大部分地区连续3~4天最低气温在零下4℃~零下5℃之间,受灾98万人、成灾46万人;农作物受灾120万亩、成灾36.15万亩、绝收29.7万亩。直接经济损失17370万元。
2000年1月,连南受寒潮侵袭,果园受灾5.25万亩,直接经济损失793万元。
2002年12月下旬,连南受寒潮侵袭,果园受灾3万亩,农作物受灾10.5万亩,直接经济损失共118万元。
2002年12月26日下午,北方强冷空气自北向南影响市境,北部地区气温下降到零下4℃,出现下雪结冰;南部地区气温下降到0℃,局部地区有霜冻。英德、连州、阳山、连山、连南、佛冈等县(市)不同程度受灾,受灾人口333939人、成灾人口204383人;农作物(主要是蔬菜、马铃薯、果树等)受灾面积14.37万亩、成灾10.83万亩、绝收4.6万亩;损坏、毁坏供电、电讯线路一大批。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162万元,其中农业损失1775万元。
清远建市后,1988~2003年发生的低温冷害和冻害主要有:
1988年2月24日至4月1日,佛冈除3月10~15日平均气温>12℃外,其余32天均是≤12℃低温阴雨过程。春播关键期3月17日以后连续8天低温阴雨天气,29日又持续6天日平均气温低于15℃的不利天气,春耕生产推迟一个月,且严重烂秧,损失谷种40.50万斤,并冻死耕牛2260头。连山遭此低温阴雨,烂秧率在30%以上,严重的达60%,全县有8000亩至1万亩水田早造无法插植;同时冻死耕牛1100多头。
1990年1月31日,阳山普降大雪,县城平地积雪数寸。
1991年12月27~29日,佛冈寒潮最低气温零下1℃,冻死耕牛12头。同月28~29日,阳山县20个乡镇降雪,县城积雪2厘米,黄坌、秤架、江英、杨梅、白莲镇积雪15~20厘米,交通、通讯、电力中断一天,冻死耕牛144头,冻坏蔬菜4.60万亩、甘蔗4700亩。
1992年3月3~30日,连山出现倒春寒,60%秧苗被冻死。
1993年1月14日下午至15日晚,连山、连南、连县和阳山部分地区遭受罕见雪灾,最厚积雪达30厘米,共有56个乡镇、465个管理区、1450个村庄、54万人受灾;倒塌房屋180间、损坏房屋750间、倒塌茅舍550间;农作物受灾72万亩、成灾14万亩,经济作物受灾65万亩、成灾12万亩;冻死生猪1700头、耕牛2000头;压断电线杆430根线路7.5公里。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400万元。
1993年1月14~31日,佛冈受寒潮影响,48小时平均气温下降11.2℃,过程最低气温零下0.6℃。低温阴雨天气持续10天,24日天气由湿冷转干冷,29~31日出现霜冻,石硖龙眼苗木冻死8万株、冻伤30万株,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
1996年2月17~25日,全市8县(市、区)普降大雪,积雪40厘米,115个乡镇、161.80万人受灾,受伤123人;倒塌房屋534间、损坏房屋4271间;经济作物受灾38.07万亩、绝收4.12万亩;死亡耕牛2291头、生猪4815头,1550亩鱼塘的鱼被冻死;毁坏电线杆3134根线路231.90公里、公路70处53公里。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8768.90万元。
1996年3月10~20日,全市连续10天平均气温在12℃以下,最低气温7℃(阳山县出现6.9℃的低温天气),日照时间不足1小时,出现严重烂秧死苗情况。有5县(市、区)86个乡镇、570个管理区、4289个村庄、88.70万人受灾,受灾面积6.13万
亩、成灾3.12万亩,损失谷种23.44万公斤,直接经济损失152万元。
1999年12月21~24日,全市范围遭受冷空气侵袭,大部分地区连续3~4天最低气温在零下4℃~零下5℃之间,受灾98万人、成灾46万人;农作物受灾120万亩、成灾36.15万亩、绝收29.7万亩。直接经济损失17370万元。
2000年1月,连南受寒潮侵袭,果园受灾5.25万亩,直接经济损失793万元。
2002年12月下旬,连南受寒潮侵袭,果园受灾3万亩,农作物受灾10.5万亩,直接经济损失共118万元。
2002年12月26日下午,北方强冷空气自北向南影响市境,北部地区气温下降到零下4℃,出现下雪结冰;南部地区气温下降到0℃,局部地区有霜冻。英德、连州、阳山、连山、连南、佛冈等县(市)不同程度受灾,受灾人口333939人、成灾人口204383人;农作物(主要是蔬菜、马铃薯、果树等)受灾面积14.37万亩、成灾10.83万亩、绝收4.6万亩;损坏、毁坏供电、电讯线路一大批。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162万元,其中农业损失1775万元。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关注公众号,随时找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