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形岗村,位于龙塘镇西南部,距镇人民政府约8.5千米。村庄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一1795年),凌氏祖先凌朝生兄弟三人到龙塘办冲九丫松村做踩泥工,后来到月形岗与邓姓人买地建村(邓姓现已不在此村)。因村建在山岗上且地形似月而得名。村庄坐落于平原、低丘陵零星分布地带,背靠地势较高的月形岗,民居呈阶梯状;村前有连片鱼塘、湖泊,地势开阔,自然环境良好。乡道办冲公路从村前穿过。

  清朝中期,该村属清远县回属清平乡。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属回属连平祥安良分局。1932年,属清远县回岐区连平祥乡。1948年,属清远县龙塘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0年,属清远县第二区共和乡。1953年,属第三区定安乡。1955年,属龙塘区定安乡。1957年,属龙塘乡。1958年,属八一人民公社。1959年,属龙塘人民公社办冲大队。1983年,属龙塘区办冲乡。1986年,属龙塘镇办冲行政村。1988年,属清远市清城区龙塘镇办冲行政村。1990年,属龙塘镇办冲管理区。1999年至今,属清城区龙塘镇办冲行政村。

  世居村民为凌姓。早年,凌氏族人由江西寻乌县迁入广东梅州平远大柘;清乾隆年间,凌朝生自梅州平远大柘迁移至清远龙塘办冲九丫松村内,其后再移居至月形岗村。2015年末,村中有户籍人口234人。村民均为汉族,属客家民系,通用方言为客家话。

  传统经济以水稻种植及手工烧制陶缸为主。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传统烧制陶缸行业逐渐衰退,村中做缸的人越来越少,现还有一人承包了两条窑,以人机结合的方式进行作业。部分村民转行从事运输、养鱼等行业,大部分村民则外出务工。

  办冲行政村的月形岗、白米塘、林屋、罗屋、张屋和下屋等村都有手工制作陶缸的传统。现村中还有不少上了年纪的男人熟悉传统手工烧制陶缸的技艺。其工艺流程为:取当地出产的陶泥,加水过滤去掉杂质,然后用人力踩踏泥团,增加其韧性和可塑性;小的陶罐有模子,只需把泥浆灌进模子,待稍干后开模取出便已成型;大的陶缸要把泥团放到转盘上,一边转一边根据需要塑造陶缸模型,师傅还会用一把锤子敲打陶缸的内外壁,使其更加密实、牢固;成型的陶缸先晾干,然后上釉,再晾干后便可以放进窑里烧制;烧制的时间根据产品的大小而定,陶缸冷却后就可以出窑。2019年,龙塘陶缸烧制技艺入选清远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月形岗村保留着客家人过重阳节的习俗。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那天,外出的村民一般都会回家过节,甚至外嫁女也回娘家一起欢度节日。村民杀猪杀鸡,制作肉丸、鱼丸、酿豆腐等各种客家美食,到晚上便聚在一起开怀畅饮,共聚天伦。有时候村民也会邀请广府民系的亲戚朋友一起饮宴庆祝,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