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姓氏选介:邬姓
2024-04-13
邬姓
邬姓的主要来源有3支:一支出自古代的妘姓,尊奉颛顼为祖先。相传颛顼的后代陆佟第4子求言受封于邬(今河南偃师一带),子孙便以国名为姓氏,称为邬姓;另一支出自姬姓,是晋大夫邬藏的后代,也因他食采于邬(今山西介休一带)而得姓;还有一支也与晋国有关,是由晋国公族祁氏再分封而来的姓氏,其首任受封者司马弥牟又被称为邬大夫,封地与邬藏的封地相同。
上述3支邬氏构成了当今邬姓的主体,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的郡望有“南昌”、“抚州”、“颍川”、“崇仁”等。在当今中华姓氏人口排序中,邬姓名列第214位,分布以江西、安徽、浙江、四川、内蒙古等省区为多。
清远邬姓有936人,在市内姓氏人口排序中居第144位,分布以连南、英德两地较多,其他多数县域只有几人或几十人。
连南邬氏有400来人,全部集居于寨岗镇内,分为两个小支派:其中一支来自粤东龙川,入迁于明末,开基祖叫邬家胜,开基于寨岗回龙村,已传16代,有裔孙120余人;另一支入迁于清光绪年间,来自新宁县(即今台山县)大甫寨,开基祖叫邬坤祥,开基于寨岗金鸡村,已传8代,有裔孙280人。
英德邬氏有230余人,英东鱼湾汶潭邬屋村是其发祥地和集居点。始迁祖邬韶山原为福建人,于明后期从福建迁来英邑,创居于鱼湾汶潭,至今已传18代。今英德200多邬姓人,均为其裔。连南寨岗邬氏来自粤东,而粤东地区的邬氏源于福建,北宋时期官福建宁化县令的邬成化是为广东客家邬氏的始祖。故寻根溯源,英德邬氏与连南邬氏都是福建宁化始祖邬成化的后裔。
英德鱼湾汶潭邬氏人口虽然不多,但在当地颇有影响,因为从大革命时代到解放战争时期,邬屋村一直是共产党开展革命活动的红色堡垒。原广东军区副司令员、广东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邬强就出生在这个村。他是民国19年(1930)参加中共组织的老党员,土地革命时期,参加过著名的鱼湾暴动;抗日战争时期,参加过著名的徐州会战和台儿庄保卫战,尔后在东江纵队任大队长、支队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担任过两广纵队参谋处长、师政委、副师长等职务,参加过多次著名的战役,完成任务出色。1982年离休后,享受副兵团级待遇。逝世后,英德县委、县人民政府于1993年4月5日用花岗岩雕塑了他的半身头像,安放于英德人民革命烈士陵园内,雕像座基正背两面锈刻有纪文,正面是邬强生平业绩介绍,背面是曾生等东江纵队、两广纵队老战士的题词:“鏖战东江挺进北江屠龙淮海逐鹿中原烽火起处老邬来了;献身革命效忠社稷巩固干城造福乡邦青史佳篇英杰留名。”
邬姓的主要来源有3支:一支出自古代的妘姓,尊奉颛顼为祖先。相传颛顼的后代陆佟第4子求言受封于邬(今河南偃师一带),子孙便以国名为姓氏,称为邬姓;另一支出自姬姓,是晋大夫邬藏的后代,也因他食采于邬(今山西介休一带)而得姓;还有一支也与晋国有关,是由晋国公族祁氏再分封而来的姓氏,其首任受封者司马弥牟又被称为邬大夫,封地与邬藏的封地相同。
上述3支邬氏构成了当今邬姓的主体,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的郡望有“南昌”、“抚州”、“颍川”、“崇仁”等。在当今中华姓氏人口排序中,邬姓名列第214位,分布以江西、安徽、浙江、四川、内蒙古等省区为多。
清远邬姓有936人,在市内姓氏人口排序中居第144位,分布以连南、英德两地较多,其他多数县域只有几人或几十人。
连南邬氏有400来人,全部集居于寨岗镇内,分为两个小支派:其中一支来自粤东龙川,入迁于明末,开基祖叫邬家胜,开基于寨岗回龙村,已传16代,有裔孙120余人;另一支入迁于清光绪年间,来自新宁县(即今台山县)大甫寨,开基祖叫邬坤祥,开基于寨岗金鸡村,已传8代,有裔孙280人。
英德邬氏有230余人,英东鱼湾汶潭邬屋村是其发祥地和集居点。始迁祖邬韶山原为福建人,于明后期从福建迁来英邑,创居于鱼湾汶潭,至今已传18代。今英德200多邬姓人,均为其裔。连南寨岗邬氏来自粤东,而粤东地区的邬氏源于福建,北宋时期官福建宁化县令的邬成化是为广东客家邬氏的始祖。故寻根溯源,英德邬氏与连南邬氏都是福建宁化始祖邬成化的后裔。
英德鱼湾汶潭邬氏人口虽然不多,但在当地颇有影响,因为从大革命时代到解放战争时期,邬屋村一直是共产党开展革命活动的红色堡垒。原广东军区副司令员、广东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邬强就出生在这个村。他是民国19年(1930)参加中共组织的老党员,土地革命时期,参加过著名的鱼湾暴动;抗日战争时期,参加过著名的徐州会战和台儿庄保卫战,尔后在东江纵队任大队长、支队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担任过两广纵队参谋处长、师政委、副师长等职务,参加过多次著名的战役,完成任务出色。1982年离休后,享受副兵团级待遇。逝世后,英德县委、县人民政府于1993年4月5日用花岗岩雕塑了他的半身头像,安放于英德人民革命烈士陵园内,雕像座基正背两面锈刻有纪文,正面是邬强生平业绩介绍,背面是曾生等东江纵队、两广纵队老战士的题词:“鏖战东江挺进北江屠龙淮海逐鹿中原烽火起处老邬来了;献身革命效忠社稷巩固干城造福乡邦青史佳篇英杰留名。”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