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姓

  米姓的来源主要有两支,其中一支出自先秦时期的楚国。楚国公族本以芈为姓,因芈字在写法上与米字形近,且音亦相近,后来便有一些芈姓人转而姓米。如汉朝人米楷和宋书法家米芾,相传出自这一支派。

  米字的另一支出自唐代西域少数民族。当时在中亚阿姆、锡尔两河流域,有康、安、曹、石、米、何、火寻、戊地、史等9姓建立的政权,史称昭武九姓。米姓作为其中之一,统治区域约在今乌兹别克共和国撒尔马罕一带,后来一度纳入唐的版图。由于这一缘故,一些米姓人也随之迁入唐

  朝腹地,并在各地繁衍发展,从而成为米姓中国人的另一个来源。

  米姓在历史上形成“京兆”、“陇西”等郡望,并演绎成为一个名列当今第209位的中华姓氏。

  清远米氏有1026人,在市内姓氏人口排序中居第140位,85%以上的米姓人居住在清新县境,尤以三坑镇最为集中,多达850人。其开基祖米圣宗,明永乐十年(1412)从湖北襄阳迁来清远,始居三坑雅文,后移居湴塘。经过近600年的繁衍发展,裔孙散布三坑青岐东、青岐西、庙南、庙北、大路、塘口、河坟等7条自然村。清城区现有130米姓人,亦属三坑开基祖米圣宗的后裔。据三坑米氏称,他们是宋代书法家米芾的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