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140 位的姓氏:詹姓
2024-04-13
詹姓
詹姓主源出自西周宣王的后代。相传,周宣王为支庶子孙赐姓詹,并封为詹侯。詹侯的后代多以詹为姓。此外,詹姓还有其他一些来源。出自不同血统、互不统属的詹姓人,共同构成詹姓中国人的族群,并在历史上形成“河间”、“勃海”等郡望。在当今中华姓氏人口排序中,詹姓名列第152位,分布较为广泛,尤以湖南、四川、台湾、福建等省为多。
清远詹姓现有1243人,在市内姓氏人口排序中居第132位,分布以连州、英德较多,其他县域甚少。来历比较清楚的是连州詹氏,明代由福建迁来,开基祖叫詹成,已传20余代。其后裔主要分布在龙坪的谷田坪、晨光、山尾塘和西江的耙田头,东陂和连州镇亦有少数,总共有533人。这支詹氏人口虽少,但在民国出了一位叫詹宝华的知名人物。他是连州城升俊街人,于民国14年(1925)夏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员班,并于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又入广州“农民讲习所”学习。是年底受中共广东区委派遣,前往顺德领导农民运动,兼农军干部学校校长。民国16年春,詹宝华带领顺德农军在反击民团进攻、保卫农会的战斗中牺牲,年仅26岁。
詹姓主源出自西周宣王的后代。相传,周宣王为支庶子孙赐姓詹,并封为詹侯。詹侯的后代多以詹为姓。此外,詹姓还有其他一些来源。出自不同血统、互不统属的詹姓人,共同构成詹姓中国人的族群,并在历史上形成“河间”、“勃海”等郡望。在当今中华姓氏人口排序中,詹姓名列第152位,分布较为广泛,尤以湖南、四川、台湾、福建等省为多。
清远詹姓现有1243人,在市内姓氏人口排序中居第132位,分布以连州、英德较多,其他县域甚少。来历比较清楚的是连州詹氏,明代由福建迁来,开基祖叫詹成,已传20余代。其后裔主要分布在龙坪的谷田坪、晨光、山尾塘和西江的耙田头,东陂和连州镇亦有少数,总共有533人。这支詹氏人口虽少,但在民国出了一位叫詹宝华的知名人物。他是连州城升俊街人,于民国14年(1925)夏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员班,并于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又入广州“农民讲习所”学习。是年底受中共广东区委派遣,前往顺德领导农民运动,兼农军干部学校校长。民国16年春,詹宝华带领顺德农军在反击民团进攻、保卫农会的战斗中牺牲,年仅26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