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姓

  韩姓主源出自姬姓。春秋时代,周文王有一位在晋国的后裔叫武子,因功被晋献公封于韩原(今陕西韩城县南),后来,他的子孙以地命氏,称为韩姓。韩武子的子孙世代都是晋国的大夫,权倾当朝,到了周烈王的时侯,干脆“三家分晋”,与赵、魏二氏同时成为战国七雄之一。这时韩国建都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县)。后来,韩国的国都从平阳迁到阳翟(今河南禹县),再后来又迁到新郑(今河南新郑)。由此可见,中国韩姓的繁衍,是从最初的陕西,然后扩展到山西、河南,最后更向全国扩展。

  战国时期曾显赫一时的韩国,后来被秦国所灭,其宗室继续以韩为姓,大多聚居在河南的颍川。到了西汉末年,韩骞为了躲避王莽之乱,举族移居南阳,并且日益繁荣壮大,发展成为当地望族。故后来韩姓中国人多以颍川、南阳为郡望。在当今中华姓氏人口排序中,韩姓名列第25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68%,分布很广,中以河南、四川、陕西、河北、辽宁、江苏、浙江等省份较多。在清远,韩姓排居第103位,3028人,分布以英德、阳山较多,佛冈、连山最少,二县总共才30多人。

  英德有1100多韩姓人,先祖来自福建,入迁于明代中后期,至今已传20余代,开基祖为韩白涯、韩白熊兄弟。始居英城高基排,后白涯移居今英城西庙背,后裔散布英城、石灰铺等地共有500多人;白熊移居九龙,后裔散布九龙镇社区礼坑村和大陂村中心围,计有99户,555人。九龙韩氏另有分支移居今清新石潭李仔洞,发展到22户,160余人。

  阳山有近1000韩姓人,其中500多人居黎埠镇均安村。该支韩氏据说是宋代宰相韩琦的后裔分支。韩琦有一支后裔于明代迁居广东揭西,族裔韩德隆于清嘉庆十五年(1810)从揭西迁到阳山黎埠均安村,现已传承到第9代,后裔发展到500多人。阳山另有一支韩氏居县城,与英德韩氏同属一个支派。

  连州有200多韩姓人,大都聚居于九陂镇,开基祖叫韩清奇,清末从揭西迁来,与阳山黎埠韩氏同属一个支派。

  连南韩姓有300余人,主要聚居于寨岗镇。其中,韩金城与韩金华兄弟2人于清道光二年(1822)从粤东平远县八尺圩凤头村迁来,开基于今寨岗称架村清庆围,传9代,历184年,后裔发展到200多人;韩荣轩于清咸丰初,携其父韩朝的骨骸从梅县三坑口炉开祠迁来今寨岗称架村清庆围,已传7代,历150年,有裔孙4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