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90 位的姓氏:严姓
2024-04-14
严姓
严姓的主源来自庄姓的改称。这个姓氏的远祖可以一直追溯到黄帝。黄帝有孙名颛顼,颛顼有玄孙名陆终,陆终第6子季连的后代熊绎受封于楚,建立楚国。数传至楚庄公,有庶子数人因不得继位,被迫分姓命氏,为了表明身份所出,便以庄为姓。至东汉时,为避汉明帝刘庄名讳,庄姓人主动改称严姓。东汉以后,严姓中的一些人又改回原来的庄姓,但不少人依旧袭用严姓。从此,同源同根的这个族群分裂为庄、严两族,开始了各自的发展方向。
严姓得姓后,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冯翊”、“天水”、“华阴”等郡望。在当今中华姓氏人口排序中,严姓名列第122位,分布以湖北、江苏、浙江等省较为集中。在清远,严姓排居第82位,6920人,分布以清新为多,次为连州。
据史志记载,早在宋代就有严姓人入居今清远市域连州境,并产生过严炫、严觐、严武、严表民、严习已等5名进士。他们是否有后裔延居连州,尚待查考。现已查到的连州严氏族支来自江西,入迁于明代后期,开基祖为严年一、严心一兄弟俩,后裔散居保安、东陂、星子等地。
清新严氏主要聚居于三坑大陂村,明初自韶州迁来,已传25代,发展到2000余众。
英德浛洸有200名严姓人,先祖分别来自不同地方。其中镇南、五星、三村的严姓人源于惠州,先祖入迁于清末,现发展到184人;鱼水村的严姓人,先祖于清嘉庆十六年(1811)由南海大沥迁来,现传承到第5代,共42人。
佛冈龙山镇的严氏来自佛山塱下,入迁于清代,开基祖为严盛、严安、严定3人,其中严盛家族已传13代,其余两家传到第10代,后裔聚居于龙山白沙塘村,现有595人。
严姓的主源来自庄姓的改称。这个姓氏的远祖可以一直追溯到黄帝。黄帝有孙名颛顼,颛顼有玄孙名陆终,陆终第6子季连的后代熊绎受封于楚,建立楚国。数传至楚庄公,有庶子数人因不得继位,被迫分姓命氏,为了表明身份所出,便以庄为姓。至东汉时,为避汉明帝刘庄名讳,庄姓人主动改称严姓。东汉以后,严姓中的一些人又改回原来的庄姓,但不少人依旧袭用严姓。从此,同源同根的这个族群分裂为庄、严两族,开始了各自的发展方向。
严姓得姓后,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冯翊”、“天水”、“华阴”等郡望。在当今中华姓氏人口排序中,严姓名列第122位,分布以湖北、江苏、浙江等省较为集中。在清远,严姓排居第82位,6920人,分布以清新为多,次为连州。
据史志记载,早在宋代就有严姓人入居今清远市域连州境,并产生过严炫、严觐、严武、严表民、严习已等5名进士。他们是否有后裔延居连州,尚待查考。现已查到的连州严氏族支来自江西,入迁于明代后期,开基祖为严年一、严心一兄弟俩,后裔散居保安、东陂、星子等地。
清新严氏主要聚居于三坑大陂村,明初自韶州迁来,已传25代,发展到2000余众。
英德浛洸有200名严姓人,先祖分别来自不同地方。其中镇南、五星、三村的严姓人源于惠州,先祖入迁于清末,现发展到184人;鱼水村的严姓人,先祖于清嘉庆十六年(1811)由南海大沥迁来,现传承到第5代,共42人。
佛冈龙山镇的严氏来自佛山塱下,入迁于清代,开基祖为严盛、严安、严定3人,其中严盛家族已传13代,其余两家传到第10代,后裔聚居于龙山白沙塘村,现有595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