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训
古人治家之道,惟以身教为先。为家长者当以至诚待下,一言不可妄发,一行不可妄为,使子孙有所准则。
父母者,子之天地也,若欺瞒父母,即欺瞒天地,亵渎父母,即亵渎天地。可不深省者而切戒之乎。
子孙须恂恂孝友,实有故家望族气象。见尊长,坐必以起,行必以序,应对必以名,毋称你我,诸妇亦然。
兄弟相呼,各以其实冠兄弟之上,如日某字兄某字弟之类,伯叔命侄亦然,侄之称伯叔者则以行与几,如日几伯父几叔父之类,诸妇娣姒相呼并同。
族有婚男嫁女,必须预告尊长,会集一堂谋其可否。如一人倡之,而众人和之,则从而行之。一人曰可,众人日不可,则从而止之。若嗜利贪贿,下量族之良贱,年之长幼,则众相阻之。
各处坟墓,岁节寒食,子孙虽有事必亲展祭,妇女不与近。茔木植不许剪伐。如年久平塌浅露者,当择净土盖之,更立碑石,深刻名氏,勿至湮没难考。
卑幼不可抵抗尊长,一日之长皆是。有出言不逊、制行悖戾、悔之不悛者棰楚之。
子孙固当竭以奉尊长,长者不可挟此以自尊,扯拳奋袂,忿言秽语,使人无所容,甚非教养之道。若其有过,反复告诫,甚不得已,会众耻之棰之。
孝、义、勤、俭谓之四宝;酒、色、财、气谓之四贼。能守其四宝而防其四贼,有不可以立身成家显亲扬名者乎。
族有鳏、寡、孤、独及老、弱、残、疾之宗,众宗咸宜抚恤。
宗族祖宗之枝叶,视宗族祖宗诚然在兹,可敬而不可欺。敬宗族即敬祖宗,欺宗族即欺祖宗。敬宗族,宗族好之,祖宗亦阴相之;欺宗族,宗族恶之,祖宗亦阴殛之。
子孙不可好梨园,梨园一流全无正语,千状万态,无非供人笑哂。作之者奔超凑合1,如颜而致欸;看之者家庭不顾,失业以惫神。日连袂,夜比肩,亲朋杂沓,外内不分,奸盗诈伪,从中窃发,种种酿衅,可戒孰甚。
释义
[1]作之者奔超凑合:戏子争着抢着凑到一块。
英德市石灰铺镇《江氏族谱》


家训
以忠事君,以孝事亲。以廉为吏,以学立身。吾先君诸父行其躬教,日积善也。

连州市大路边镇东大村委会东村江村《江氏族谱》


家训
尽父兄义务,正子弟初基。

连州市连州镇湟本村《江氏族谱》


江氏古传家训
孝父母,友昆弟,存姻睦,宜大妇;严教子,训诲女,别尊卑,正各名;端品行,勤耕种,存心地,笃尚志;崇俭朴,先守业,择师教,重斯文;戒游赌,禁窃盗,平忿事,慎风水;化顽梗,禁官讼,重身命,肃闺门;谨慎终,守丧制,论忌辰,恤孤寡;务耕作,务攻书,禁赌博,供赋役,节饮量。
高皇帝谕中外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莫作非为。六言道理,已备遵之,洵可乐也!
务宜以暇日,聚集讲究,以治合族风化,以笃本支,玩而不遵者,治以家法。
第一条,敦孝弟以重人伦;
第二条,笃宗族以昭雍睦;
第三条,和乡党以息争讼;
第四条,重农桑以足衣食;
第五条,尚节俭以息财用;
第六条,隆学校以端士习;
第七条,黜异端以崇正学;
第八条,讲法律以儆愚顽;
第九条,明礼义以厚风俗;
第十条,务本业以定民志;
第十一条,训子弟以戒非为;
第十二条,息诬告以安良民;
第十三条,戒窝逃以免株连;
第十四条,完钱粮以省催科;
第十五条,联保甲以弭盗贼;
第十六条,解仇忿以重身命。

连州市三水瑶族乡云雾沙洞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