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冈迳头镇——水洞坑王屋村
烟岭龙岗水洞坑王屋村是抗日老区村,佛冈解放前是国民党统治较薄弱的一个边远穷山村。王屋村东北面是革命老区五洞坑,正北与英德革命老区门洞、李屋角交界,西南与禾洞坑、杨梅塘接壤。村境内群山连接、森林茂密,佛冈解放前是开展游击战争的好地方。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组织在这里领导人民群众开展革命活动,为支援革命作出过重要贡献。1989年11月15日,清远市人民政府批准该村为抗日老区。
一、建立党的组织
1939年,上级党组织派胡占丰、朱继良、李先士等中共党员以看风水、打猎、探亲访友为名,经常到该村进行革命宣传活动,吸收该村进步青年王耀明入党。以后,还有王列国、王祖长、王昌望等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期间该村建立中共小组,不久建立村党支部。王屋群众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建立抗日自卫队、基干民兵小队、村农会(互助会)等组织。中共地下组织领导群众开展抗日救亡、反三征、减租减息和支持民兵、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等革命活动。党的组织自创建后-直红旗不倒,坚持领导群众斗争到佛冈解放。
二、建立抗日自卫队和基干民兵小队
抗日战争时期的1940年,该村便建立起有王昌巧、王三併、王列效、王昌燕等10余人的抗日自卫队。自卫队积极参与由李先士(中共党员)领导的乡抗日自卫中队的抗日活动。1941年前后,曾先后两次配合友军在英德白沙牛栏头和大风坳等地打击日本侵略军。
1945 年邬强率东纵北江支队北上英佛边开辟抗日根据地,该村抗日自卫小队在北江支队的帮助下,整编为基干民兵小队。
1945年4-5月,该村基干民兵配合北江支队蓝田部袭击国民党军曾肇基团部驻地(前所),缴枪支弹药一批;同年配合北江支队部属攻打国民党英德望河乡公所,围攻国民党军湖洋留守处和袭击白沙警所等多次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该村民兵配合北一支队和佛冈游击武装,多次参与反击敌人的“扫荡”“围剿”。1947年北江支队李拔才部的王超带队来该村活动,国民党三县联防主任范烈光反动武装前来“围剿”。该村民兵探得情报后,配合王超率领的游击队在麻塘坳地段设伏,反动武装败退而逃。1948年3月,该村民兵配合北江支队叶名辉部围攻下龙冈反动武装军需处,缴机枪1挺、步枪数支和弹药军用物资一批。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结束,该村民兵曾参与各种战斗数十次之多,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建立村农会和妇女会
1945 年春,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建立村农民协会,会长王列水。建立妇女会,会长范香。农会、妇女会建立起来后,带领群众开展“二五”减租减息活动;农会还组织互助互耕活动,帮助那些缺劳力、牛力的农户解决耕作困难。农会还时常发动农户捐钱、捐粮支援游击队驻村的给养;妇女会协助农会帮助驻村游击部队做好后勤工作,护理游击队伤病员。
四、发动青年参加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
发动青年踊跃参加游击队。1945年邬强率东纵北江支队北上英佛边开辟抗日根据地,该村在抗日自卫小队中挑选王列国、王祖长、王俊才等一批青年参加北江支队,编为北江支队独立第一大队。解放战争年代,该村基干民兵组织经过数十次的战斗洗礼,后期大部分民兵都加入了游击队,成为光荣的游击队员和人民解放军战士。
筹粮捐款支持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抗日战争时期,东纵北江支队到该村活动时,该村群众踊跃捐钱、捐粮、捐物,对部队的到来表现出极大热情和爱护。该村捐40多万元(旧币)购枪支20支,除村抗日自卫小队留用外,其余献给北江支队,并捐粮300多公斤。此后北江支队属下部队还多次驻该村,给养都得到支持解决。
解放战争时期的1947年2月,赖景勋、李天中队攻打三江国民党区公所。战斗胜利结束后部队到该村时,群众宰猪、杀鸡庆祝部队打胜仗;1947年11月,篮田部队到该村活动驻营10多天,该村群众支援部队给养大米 200 多公斤,现款10多万元(旧币),献送子弹500多发;1948年6月朱继良部在该村和五洞坑一带活动时,该村支持大米250多公斤。
该村从抗日战争至解放战争结束,共计向游击队支援粮食5000多公斤、机枪1挺、枪支20支以及弹药物资一批。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关注公众号,随时找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