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江坳村是解放战争游击区,村内有西坑、显沥、江坳、瓦锡田、香里江、社咀6个老区村。该村南与菱塘老区隔海相望,北面背靠黄花大山。自1944年起,中共地下组织就开始在这里发展党员,建立菱江(菱塘、江坳)党支部,发动群众组织武装斗争,该村成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游击根据地,为革命作出了贡献。
四九菱塘村(又名菱角塘村)是抗日老区,村内有群丰、柴洞、围内、黄洞、大馆、白石坳6个老区村庄。该村位于佛冈县四九的西部,村前田园广阔,四九河由东向西在村边流过。佛冈解放前进出四九圩的物资由小船经这条河运输,菱塘村便成为四九地区的出入要冲。
四九田心村是抗日老区,村内有横坑、中心、围内3个老区村庄。田心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清远潖江区联升乡的一个山村。这里位于佛冈县南部,与从化县的良口、温泉交界。该村三面环山,山间小道四通八达,东临深坳,两跨雀仔脑直通从化温泉风景区。
石角黄花村,原称黄花洞,是解放战争游击区,村内有黄华、滴水岩、车头、存星4个村共18个老区村庄。1947年7月,清从花佛人民义勇大队挺进黄花,建立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黄花人民在该部队党组织的领导下秘密组织红军小组,后来发展扩大为民兵中队,建立人民政权进行革命斗争,发动群众参军参战支援部队,与部队一直坚持到1949年佛冈解放。
石角东壁村(东二村)是解放战争游击区,村内有九石围、西元围、和合、土楼4个老区村庄。该村地处山高林密的观音山下,东与城迳老区毗邻,西与丈龙、龙蟠村接壤,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共地下组织建立的游击活动据点之一。地下党在该村发展党组织,建立农会、民兵、交通联络点,并相继组织武装起义,开展反三征、减租减息、停租废债等斗争,为解放战争作出贡献。
三八大白洞村是解放战争游击区,村内有杨梅江、尾洞、祥吉3个老区村,在佛冈解放前归莲塘乡管辖。大白洞村东与水头的莲瑶、坣下接界,北与三八接壤,南与黄花乡相连。大白洞村在四面群山包围之中,是过去解放战争期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游击队开展政治工作和武装斗争活动的好地方。1947年8月至1949年建立游击根据地期间,大白洞的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过贡献。
三八双里村(佛冈解放前属南山乡第八保)是上里、下里两个村的统称。该村位于三八的西北部。东边与二七村的山地相接,南边为潖江,西边与本县石角塘二村的群山相接,北边是大山横卧。佛冈解放前该村交通闭塞,河无桥梁,东边只有数条羊肠小道通往二七、水头、诚迳、高岗、石角塘二等地,村背后翻过群山的羊肠山道便是诚迳革命老区,是开展政治工作和武装斗争的好地方。
三八三联村是解放战争游击区,村内有江坝、麦坝、坑尾、大墩、白洞仔5个老区村。该村南边是松林密布、高而险要的棋盘山,北与双里(上里、下里)一河之隔,西与下三八相连,东与莲塘村相接,东北是二七门峡(观音山的出口处),是过去开展武装斗争的重要地带。
三八诚迳村是抗日老区,村内有格塘、高寨、水口、石龙、高围、大陂坑、大塘、大岭头、白沙9个抗日老区村庄。该村观音山主峰海拔1219米,是佛冈境内的最高峰,跨越清、英、佛3县边界,重峦叠嶂,山的东面是佛冈县石角镇、高岗镇境,南面是石角镇境,西面是英德县境,北面是高岗镇境,中有贯穿南北的界牌峡谷通道,地势险要,是军事斗争重地。
冚尾村是水头莲瑶村内的一个革命老区村庄。该村东面有白石凹山可通耀洞,西面有九曲丘山诸峰相接,南面有大排冚山可通大白洞、黄花,北面有上坟坪山可通坣下新田。该村四面环山,山高林密,是当年游击战争的好地方。该村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自1939年起,地下党就开始在这里发展组织,发动群众组织起武装队伍。由于地下党和游击队常驻该村,因此被敌人称为“土匪巢”。
2024-03-31
2024-03-31
2024-03-30
2024-03-30
202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