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城乡贤英烈村:横荷街道横荷行政村——红星村

    清城乡贤英烈村:横荷街道横荷行政村——红星村

    资料库 > 乡韵 2024-04-19
    187

    红星村,位于横荷街道东北部,距街道办事处4千米。村庄始建于清代后期,由赖氏族人来此聚居而成。因村附近一水坑名叫牛头坑,又叫牛额坑,故取村名为额坑,20世纪60年代改名为红星村。村庄坐落于北江冲积平原地带,地势平坦,村中房屋依小圆山丘而建,坐向不一。

  • 清城乡贤英烈村:石角镇石岐行政村——田寮村

    清城乡贤英烈村:石角镇石岐行政村——田寮村

    资料库 > 乡韵 2024-04-19
    236

    田寮村,位于石角镇东南部,距镇人民政府约10千米,村域面积0.82平方千米:该村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因村庄四周都是田野,林氏先祖最初在此搭寮居住,故名田寮村。1970年以村中间为界,分为田南、田北2个村民小组。村庄坐落于丘陵缓坡地带,村屋坐东向西,依山而建,周边有鱼塘,东边有横坑水库和清远著名的美林湖社区。

  • 清城乡贤英烈村:石角镇马头行政村——岐背村

    清城乡贤英烈村:石角镇马头行政村——岐背村

    资料库 > 乡韵 2024-04-19
    161

    岐背村,位于石角镇东北部,距镇人民政府约10千米。村庄始建于明正德四年(1509年),地处平原地带,紧邻北江大堤,因地处岐背岭而得名岐背村。又称岐背围。改革开放后分为岐一和岐二2个村民小组。村庄东南面约2千米处是广清交界处的大型商住楼盘北部万科城,南面为马头村委会,西面为拥有丹霞地貌的马头石山,西南面是革命老区马头石村,北面与龙塘镇相接。村前0.6千米处有省道S269线经过。

  • 清城乡贤英烈村:源潭镇大龙行政村——禾塘村

    清城乡贤英烈村:源潭镇大龙行政村——禾塘村

    资料库 > 乡韵 2024-04-19
    329

    禾塘村,位于源潭镇东部,距镇人民政府约16.6千米,村域总面积约0.5平方千米。民国初期,李氏族人移居于此繁衍生息形成村落。其时村内有成片的浅水塘,可种禾谷,故称禾塘村。村庄坐落于丘陵地带的谷地上,村屋坐东南向西北,村前有一口长形池塘,池塘边有村道,村东面靠山,其余三面是水田。

  • 清城乡贤英烈村:飞来峡镇禾仓行政村——禾仓岗村

    清城乡贤英烈村:飞来峡镇禾仓行政村——禾仓岗村

    资料库 > 乡韵 2024-04-19
    308

    禾仓岗村,位于飞来峡镇南部,距镇人民政府约28.6千米。村落始建于明末清初,现由禾一至禾六共6个村民小组构成。因土地肥沃,盛产粮食,且靠近几座小山而得名禾仓岗村。村庄坐落于丘陵山区,大部分民居坐北向南,周边水田环绕,村后有座石鸡乸山。北江从东往南流经该村。乡道Y180线和乐广高速公路分别从村前和村西经过。

  •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资料库 > 文艺创作 2024-04-19
    101

    我是由爷爷奶奶带着长大的。在我印象中,爷爷奶奶总是天刚露出鱼肚白便起床忙碌了。爷爷扛着锄头出去忙活,奶奶则留在家里忙活。每天清晨,睡眼惺忪中,我总看见奶奶拿着木梳子把她那花白的短发梳整齐,别好发夹,整理好衣装,然后走出房间,从墙壁挂钩上取下一条围裙,系在腰间,开始她一天的清晨

  • 逢快你莫赶,逢慢你莫懒

    逢快你莫赶,逢慢你莫懒

    资料库 > 文艺创作 2024-04-19
    129

    父亲去世近三十年。我现在对他的印象,需要依靠其他情景才能记忆得起。例如他说过的一句话,就常常带我回到九岁那年的夏天。那是老家玉米成熟的季节。玉米是旱粮,种在山间坡地。到了八月,家家户户的玉米成熟了,原来青纱帐似的玉米林子,经过一夜山风的吹拂,似乎全都从肃穆的青碧转成了浩大的苍黄色调。

  • 勤为本,法为先;和为贵,学在前

    勤为本,法为先;和为贵,学在前

    资料库 > 文艺创作 2024-04-19
    64

    作为三个孩子的父亲,我深知肩上责任的重大,为了生计从河源来到清远工作,与孩子们聚少离多。但是,我从未间断每日与子女的沟通,从电话这头传过去的不仅仅是关心与爱护,更多的是殷殷教导,让孩子们从小就懂得叶氏家训里最重要的一个字一和。

  • 人无信无以立

    人无信无以立

    资料库 > 文艺创作 2024-04-19
    103

    诚信是我家的家风。从我懂事起,我爷爷就开始给我讲做人要讲诚信的道理。爷爷说他年轻的时候,和本村的村民一起担盐到几十公里外的普宁卖,走路走到脚底起泡长茧,还要经受风吹雨淋日晒,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

  • 好好说话,与人为善

    好好说话,与人为善

    资料库 > 文艺创作 2024-04-19
    83

    父亲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学识不深,主要知识的获取来源于生活阅历与实践,但他一生勤勤勉勉。他对我的教育不严厉,一般不会干涉我的学习和生活,于我,都是言传身教。他教会我的东西很多,比如对人诚恳、热心助人、保持正义感、不骄不躁、努力拼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