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140 位的姓氏:利姓
2024-04-13
利姓
利姓出自春秋时期的楚国。相传老子出生于苦(今河南鹿邑),其祖父叫利贞,利贞的后代中有人以老子祖父的名字为姓,称作利姓。另外,楚国还有一位食邑于“利”的贵族,其后代以食邑名称为姓,从而成为利姓人的另一个来源。在历史上,出自利贞后代的利姓人发展成为利氏族群的主流,故利姓中国人多以“河南”为郡望。据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调查统计,利姓在当今中华姓氏人口排序中居第449位,分布以广西、广东为多。
清远利氏共1244人,在市内姓氏人口排序中居第131位,主要分布于英德、佛冈两地。佛冈利氏有360多人,全部聚居于县城所在地石角镇,先祖来自东莞常平大沥。据传,东莞大沥利氏来自河南,入迁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4),至今已传到第35代,是广东利氏的主要发祥地。佛冈利氏属其外迁分支之一。英德利氏先世祖由河南洛阳徙居粤北南雄,明初由南雄分枝到英城,并建“利家巷”(在英城何公桥西通寺背)兴族发脉,今英城有其裔200余人。大约到明中期,族人利宾由英城利家巷移居望埠,从而在今望埠的大伙利屋、牛仔陂、田心村等地形成一支380余人的利氏族属。英德利氏虽然是小姓人家,但在历史上颇有影响,如明人利本坚,成化年间(1465~1487)由监生授任江西赣县主簿,后升为四川安岳县令。为官公正,爱民节用,甚为民众所拥戴。
利姓出自春秋时期的楚国。相传老子出生于苦(今河南鹿邑),其祖父叫利贞,利贞的后代中有人以老子祖父的名字为姓,称作利姓。另外,楚国还有一位食邑于“利”的贵族,其后代以食邑名称为姓,从而成为利姓人的另一个来源。在历史上,出自利贞后代的利姓人发展成为利氏族群的主流,故利姓中国人多以“河南”为郡望。据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调查统计,利姓在当今中华姓氏人口排序中居第449位,分布以广西、广东为多。
清远利氏共1244人,在市内姓氏人口排序中居第131位,主要分布于英德、佛冈两地。佛冈利氏有360多人,全部聚居于县城所在地石角镇,先祖来自东莞常平大沥。据传,东莞大沥利氏来自河南,入迁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4),至今已传到第35代,是广东利氏的主要发祥地。佛冈利氏属其外迁分支之一。英德利氏先世祖由河南洛阳徙居粤北南雄,明初由南雄分枝到英城,并建“利家巷”(在英城何公桥西通寺背)兴族发脉,今英城有其裔200余人。大约到明中期,族人利宾由英城利家巷移居望埠,从而在今望埠的大伙利屋、牛仔陂、田心村等地形成一支380余人的利氏族属。英德利氏虽然是小姓人家,但在历史上颇有影响,如明人利本坚,成化年间(1465~1487)由监生授任江西赣县主簿,后升为四川安岳县令。为官公正,爱民节用,甚为民众所拥戴。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