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城红色乡村:飞来峡镇石颈行政村——飞桥村
2024-04-25

明万历年间,该村属清远县兴一乡。清初,属捕属兴一乡。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属捕属咸泰安良分局。1930年,属兴靖区咸泰乡。1948年,属兴靖区高田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3年,属第五区高田乡。1955年,属第五区江口区石颈乡。1958年8月,属江口人民公社石颈大队;10月,属东风人民公社。1959年,属江口人民公社。1968年,属向阳人民公社。1975年,属高田人民公社。1983年,属高田区石颈乡。1986年12月,属高田镇石颈行政村。1988年1月,属清远市清郊区高田镇。1992年6月,属清新县高田镇石颈管理区(行政村)。2004年,属飞来峡镇。2009年3月至今,属清城区飞来峡镇石颈行政村。
2015年末,村中有户籍人口253人。村民均为汉族,属广府民系,通用方言为粤语。祖籍该村的华人华侨约有60人,分布在马来西亚。
传统农业主要种植水稻、红薯、木薯等农作物。现在除种植传统农作物外,还新引进种植黑皮冬瓜6公顷、砂糖橘约6.67公顷、其他蔬菜约2公顷。
在革命战争年代,飞桥村是文洞游击队的常驻地之一,很多村民常常和游击队战士一起进行筹粮、送情报、带路和站岗放哨等工作,积极支持游击队对敌斗争。

1993年10月,石颈管理区的飞桥、大石古、田心、杨梅兜和黄塘等5个村被评划为解放战争游击根据地村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村集体在村落原址统一规划建设了28座泥砖瓦面的三间两廊式民居。2012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建设美丽乡村,将原来的泥瓦房全部拆除,重新统一规划,在原址上新建成现在的28座水泥钢筋红砖结构的新楼房。村庄通电、通电话、通互联网和自来水,全村村道实现了水泥硬底化,并先后建成村文化活动中心、篮球场。2014年5月,该村通过上级验收,被评为清城区美丽乡村“示范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