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城传统村落:飞来峡镇银地行政村——定家沙村
2024-04-28

定家沙村,位于飞来峡镇东南部,距镇人民政府约14千米,由银一、银二2个村民小组组成。村落始建于清光绪三年(1877年),由渔民上岸搭建草屋、茅寮居住而成。旧时把长期居住在船上打鱼为生的渔民称作疍家佬,取其谐音“定家”而将村命名为定家沙村。村庄坐落在潖江沿岸的盆地上,距离北边的潖江约100米。省道S253线银英公路和京广铁路从村西面经过。
建村时,该村属清远县捕属靖定乡。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属捕属永义康安良分局。1930年,属兴靖区永义康乡。1948年,永义康乡改称江口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3年,属第五区银地乡。1955年,属江口区银地乡。1959年,属江口人民公社银地大队。1986年,属升平镇升平行政村。1988年,清远撤县建市,属清郊区江口镇银地行政村。1992年,属清新县升平镇银地管理区。1995年,升平镇并入飞来峡管理区。2001年,撤销飞来峡管理区,升平镇仍归清新县管辖。2004年,升平镇并入飞来峡镇。2009年至今,属清城区飞来峡镇银地行政村。
世居村民有陈、张、林、欧、蔡、许、巫、梁、廖、邓、何、李、杨、胡、盛等15姓,主要姓氏有陈、张姓。陈姓,清光绪三年(1877年)从郁南县连滩迁移至此。张姓先祖早年从福建漳州府南靖县迁移至广东郁南县东坝渔罗炮村,清末从东坝渔罗炮村迁入。2015年末,村中有户籍人口653人。村民均为汉族,属广府民系,通用方言为粤语。
传统经济以打鱼为主;1950年后主要种植甘蔗、黄麻、水稻,兼养殖家禽;1982年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除种植农作物外,部分村民还购买松、杉木建造小船下河打鱼以提高收入;20世纪90年代,村民以种植水稻、蔬菜为主,零散饲养鸡、鹅、鸭、牛,另有部分青壮年外出打工。现任村长许沛池,招商引资成功,外地商人投资200多万元,到村承包耕地约26公顷发展产业化农业,带动100多名村民就业。


中秋节夜晚,村里家家户户在门前厅堂或阳台设案赏月,摆上月饼、芋头、花生、石螺、水果等食品,泡一壶好茶,点起香烛拜月光;礼毕燃放烟花、鞭炮,分食节日食物。旧时在中秋节期间,村中曾举行唱南歌比赛。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