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炉坑村,位于飞来峡镇东南部,距镇人民政府约5千米,由香一、香二两个村民小组组成,是升平村委会所在地。村庄始建于明成化年间(1465一1487年),坐落于北江沿岸的丘陵地带,距离北江约800米,村前有水塘和农田,村后是苍翠绵延的山岗。村道直接连通省道S253线(银英公路),京广铁路由东北向西南横穿而过。

  明成化年间,该村属清远县靖定乡。清初,属捕属靖定乡。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属捕属永康安良分局。1930年,属兴靖区永义康乡。1948年,永义康乡改称江口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3年,属清远县第五区石梨乡。1955年,属江口区石梨乡。1959年,属江口人民公社升平大队。1986年,属升平镇升平行政村。1988年,清远撤县建市,属清郊区。1992年6月,属清新县升平镇升平管理区。1995年7月,升平镇并入飞来峡管理区。2001年,撤销飞来峡管理区,升平镇仍归清新县管辖。2004年,升平镇并入飞来峡镇。2009年3月至今,属清城区飞来峡镇升平行政村。

  世居村民为梁、邓、杨三姓。其中,梁姓先祖梁积琛于明成化年间由四会县木棉头村迁移至此;邓姓,西晋末从河南迁移至广东小桂阳(今连州市),明末清初从连州迁至此地;杨姓于民国时期从清远江口迁入。2015年末,村中有户籍人口495人,其中归侨3人。村民均为汉族,属广府民系,通用方言为粤语。

  现存广府民居6座,三间两廊式布局,青砖墙,悬山顶,杉木人字梁,板瓦屋面。另有私塾、古屋、古井和古墓等传统建筑。

  村中私塾始建于民国初期,占地面积约50平方米,坐北向南,青砖墙、硬山顶,杉木人字梁,板瓦屋面。正屋前檐下有灰塑花鸟图案,山墙墙楣灰塑草龙图案,现大部分图案脱落。

  坐落于村中央的香炉坑古民居,建于1930年,占地面积约70平方米,坐北向南,分前后二进二层建筑,青砖墙,悬山顶。第一进进深十七架,前三步廊,墙上彩绘花鸟,檐下灰塑夔龙、花卉图案,二楼为木金字梁架。第二进为二廊一井。曾为大队部办公场所,现为村民小组仓库。此建筑是近现代重要史迹的代表性建筑,对研究当地民国建筑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古井始建于清初,圆形花岗岩井圈,内径60多厘米,深约8米,井壁、井栏由青砖砌成,井台由灰砂夯筑,至今保存尚好。

  村边大岗岭南坡中部密林有一座始建于明成化十二年(1477年)的古墓“通天梁”。传说明朝中期梁储任宰相期间,朝廷派员下访勘察梁储的祖坟,当时梁积琛的儿子们曾献出此墓作为梁储家的山地,称为“集俗坟”“通天梁”。清同治十年(1871年),梁耀枢殿试夺魁,成为广东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曾募重金重修“通天梁”古墓。重修后的“通天梁”古墓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由花岗岩石板铺砌,在两边安放石狮子,并取“楼上吊金钟”之意。

  每年清明节前一天,村中男丁前往坟地铲除杂草,为清明祭祖做准备。清明节当天,各地的梁氏族人络绎不绝地前来拜祭“通天梁”古墓。拜祭时辰一到,各自依次点香烛,烧纸钱,摆祭品,行叩拜礼,放鞭炮,再行叩拜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