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境诗歌创作始于西汉,发轫于南朝,唐末五代出现第一个历史高潮。至民国,先后出现较有影响的诗人一是“清远道士”(自称,真名无考,南朝清远郡人),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宰相李德裕、诗人皮日休等均对其推崇备至;二是邵谒(晚唐清远县人),其诗作被《全唐诗》留存32首;三是孟宾于(唐末五代连州人),宋陈尧佐赞云:“自五代诗人以来,未有过于宾于者也。
采茶戏为连阳地区(连山、连南、连州、阳山的俗称)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戏,相传100多年前由湖南道州传入。采茶戏曲调丰富,优美动听;表演时载歌载舞,活泼谐趣;语言沿用湖南方言,但有的地方改用客家话,效果颇佳;伴奏乐器有胡琴、三弦、箫、鼓、板等。
1988年7月,成立清远市群众艺术馆,设艺术辅导部、美术摄影部和办公室,以及少儿舞蹈培训基地、群众艺术馆培训中心和舞艺轩培训中心。1988~2003年,市群众艺术馆积极参与组办历次市级重大文艺表演活动,先后16次联办或独办市级美术、摄影、书法展览,22次承办音乐、舞蹈作品人省参评的选拔推荐工作,并独立举办舞蹈类和器乐类培训班22期,受训人员达1200人次。
1988年4月,成立清远市文化局,内设文化艺术科、图书博物科、文化市场管理科和办公室;直属单位有清远市群众艺术馆、清远市图书馆、清远市博物馆、清远市电影公司和清远市演出公司,其中演出公司与局机关的内设机构文化市场管理科合署办公。1992年2月,增设艺术研究室。2003年8月,市文化局与市体育局合署办公,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运作模式。
刘晓芬的独唱歌曲荣获由中国文化部文化报社主办的全国演艺人才推选活动声乐成年组金奖;潘冬梅独唱获第五届新加坡国际“胡姬花奖”音乐、舞蹈大赛美声唱法金奖;刘雪萍主持的市级立项科研课题《排瑶民族民间音乐特色调研》通过市评估并结题,论文《巴赫钢琴作品教学和演奏的两个问题》获广东省大学生艺术展演艺术论文评比二等奖。
策划组织建市20周年系列庆典文艺活动、第七届广场文化艺术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文艺晚会等活动。其中:建市20周年系列庆典文艺活动由“二十周年·二十支曲”粤曲粤剧演艺大赛总决赛、清远市经贸洽谈暨旅游文化推介大会文艺表演和“北江明珠·清香远溢”庆祝清远建市20周年文艺晚会三大活动组成,观众达3万多人次。
一是组织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省委十届五次全会、市委五届八次全会精神。二是召开清远市文艺界迎春座谈会。2009年春节前夕,市文联召开清远市文艺界迎春座谈会,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雷广财作重要讲话,为新一年全市文艺工作指明方向。
举办庆祝清远建市21周年文艺晚会、清远市第八届广场文化艺术节、清远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型晚会等文化活动。9月13日至9月29日举办的清远市第八届广场文化艺术节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主题晚会,13个市直系统2000多名演职员参加演出,演出14场,观众达7万多人次,活动以“歌颂祖国·祝福清远”为主题,唱响了“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共产党好”的主旋律。
2010年7月2至4日,市作家协会组织作家开展“清远作家瑶寨壮乡行”采风活动。11月12日至14日,清远市作家协会组织20位作家组成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走进红色岁月”采风团,到江西赣州瑞金中央苏区开展“走进红色岁月”采风。出版文学专著30 部。
2010年,清远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和体育工作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抓提速、调结构、促转变、惠民生”的决策部署,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四馆合一”(市博物馆、市群众艺术馆、市科技馆、市城市展览馆)、市银泉体育公园(游泳馆)、图书馆综合楼(购书中心)、市歌剧院和城市雕塑等工程被列入了2010年全市“十个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各项业务工作扎实推进。
2024-03-31
2024-03-31
2024-03-30
2024-03-30
202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