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举史上留美谈的唐姓

    科举史上留美谈的唐姓

    资料库 > 姓氏 2024-04-16
    292

    唐姓有两个主要来源;其一出自祁姓,是帝尧的后裔;其二出自姬姓,系周文王的后代。这两支看起来不同来历的唐氏,如果细加追溯,则都源于黄帝轩辕氏,实仅同根异枝而已。传说中的帝尧,为祁姓,亦曰伊祁,名放勋,初居于陶,后受封于唐(今河北唐县),故称陶唐氏。

  • 文德家族人丁旺的杨姓

    文德家族人丁旺的杨姓

    资料库 > 姓氏 2024-04-16
    679

    杨氏出自姬姓血统的说法,为历代史学家所公认,但对其得姓原因说法不一,一说因国而氏,一说因官而氏。不过,古代多数史学家都采用出自周武王后裔伯侨之后的说法。伯侨受封为杨侯而建立的杨国,位置在今山西洪洞。

  • 宋有才子耀英州的冯姓

    宋有才子耀英州的冯姓

    资料库 > 姓氏 2024-04-15
    279

    冯姓的来源很复杂。其中一支相传是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的后代。毕公高的裔孙毕万受封于魏,毕万有孙子食采冯城,其后裔遂以采邑的名称为姓。另一支出自春秋时期的郑国大夫冯简子。他曾因功被封于冯邑,子孙以冯为姓。此后,冯邑被晋国吞并,将此地封给魏长卿。

  • 抗元志士后裔旺的谢姓

    抗元志士后裔旺的谢姓

    资料库 > 姓氏 2024-04-15
    791

    谢姓主源,相传出自姜姓申伯,为炎帝的后裔。史称申伯是周宣王的舅父,曾因率兵平定猃狁之乱而受封于谢邑(今河南南阳、唐河一带),他的子孙便在当地发展。春秋时期,其地被楚国吞并,申伯的子孙为纪念封邑,便改姓为谢。出自申伯之后的这一支派,后来成为中国谢姓族群中的主流。

  • 阳山清新族众多的欧姓

    阳山清新族众多的欧姓

    资料库 > 姓氏 2024-04-15
    729

    欧姓的主要来源有两支,其中一支出自欧冶氏,与区姓同祖同宗。春秋时,越国有匠人欧冶子,在欧余山(今浙江湖州南升山)一带以铸剑为生,知闻于远近。后来,他又在冶山(今福建闽侯一带)附近铸剑。曾先后为越王勾践铸造过湛卢、巨阙、胜邪、鱼肠、纯钩等5种利剑,后又为楚王铸造龙渊、太阿、工市3剑,同样锋利无比。

  • 英清阳边族众多的黎姓

    英清阳边族众多的黎姓

    资料库 > 姓氏 2024-04-15
    504

    黎姓起源很早,其中一支出自北正黎的后代。相传古帝颛顼统治天下时,有个叫北正黎的人,受命担任田官,他的后代就以他名字中的“黎”为姓。至商代,黎姓中有人因功封侯,建立黎国(今山西长治市西南),世代相继,直到商朝末年才被周文王灭掉。

  • 明有“二万”耀族史的钟姓

    明有“二万”耀族史的钟姓

    资料库 > 姓氏 2024-04-15
    306

    钟姓的主源,出自商汤的后代。西周初年,商汤的裔孙微子启受封于宋(今河南商丘南),建立宋国,数传至宋桓公时,有子名敖,任职于晋国。后来,敖的孙子伯宗任晋国大夫,因忠直敢言而得罪执政的卻氏,遭到杀害。

  • “光荣之村”扬族名的成姓

    “光荣之村”扬族名的成姓

    资料库 > 姓氏 2024-04-15
    350

    成姓的来源较为复杂,可考的有10支之多。早在远古部落首领燧人氏时就有名臣成博,应算是第一个在名字中有成字的人。此后,颛顼时期有名臣成邑;三苗中有成驹。至西周时期,宋国开国君主微子的后代中有人姓成,另外又有苦成子分出成姓;吴国公族的后代也有成姓;

  • 族众多为宏帙裔的谭姓

    族众多为宏帙裔的谭姓

    资料库 > 姓氏 2024-04-15
    641

    谭姓源于古代的谭国。古谭国为西周初年封置的诸侯国(今山东境内),春秋时期为齐国所灭。亡国后的谭国国君逃到莒国(今山东莒县),子孙以国为氏,从而产生了第一批谭姓中国人。此外,汉代巴南(今川东鄂西南部)少数民族中也有谭姓。

  • 最早家族东莞来的王姓

    最早家族东莞来的王姓

    资料库 > 姓氏 2024-04-15
    419

    王姓是一个源头众多、族派纷繁的姓氏。其形成的共同点是,多数以爵为氏,即《姓氏·考略》所云:“大抵子孙以王者之后,号曰王氏。”具体地说,有出自周朝姬姓之王,有出自商朝子姓之王,有出自虞舜妫姓之王,还有少数民族中的王姓及赐姓、冒姓的王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