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路后裔占其半的徐姓

    东路后裔占其半的徐姓

    资料库 > 姓氏 2024-04-15
    336

    ​徐姓源于古徐国。相传虞舜时,伯益和夏禹同为舜臣,夏禹奉命治水,伯益辅助夏禹治水有功。禹登基后,封伯益之子若木于徐(今安徽泗县一带),建立徐国。其后,历夏、商、周三代,徐国都是诸候国之一。至西周穆王时,徐国之君徐偃王在位,行仁义,结众心,颇得百姓拥护,四周36个国家都派人向他朝贡。

  • 崇文尚武皆有成的范姓

    崇文尚武皆有成的范姓

    资料库 > 姓氏 2024-04-14
    478

    范姓的来龙去脉比较清楚。帝尧有裔孙叫刘累,因曾为夏王孔甲驯养龙,被赐为御龙氏,其后代在商朝更号为豕韦氏,西周成王时被迁于杜,建立杜国,称为唐杜氏。周宣王时,杜国国君杜伯入朝为大夫,受人诬陷,无罪而被周宣王杀死,其子湿叔逃到晋国,被任为士师。湿叔之子𫇭,以官名为氏,称士蒍。

  • 宗祠建筑有创意的陆姓

    宗祠建筑有创意的陆姓

    资料库 > 姓氏 2024-04-14
    434

    陆姓像我国其他许多大姓一样,并非单纯的“一脉相承”,姓源较为复杂。其中最重要的有两源:一源出自族名,一源出自邑名。古代戎族中有一支叫允姓之戎,原居住在瓜州(今甘肃敦煌境),后移居到伊河流域的陆浑(故城在今河南嵩县东北),故称陆浑之戎。

  • 瑶族人口为主体的房姓

    瑶族人口为主体的房姓

    资料库 > 姓氏 2024-04-14
    390

    汉族房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相传是帝尧陶唐氏的后代。丹朱是帝尧的长子,本应继承帝位,但帝尧认为丹朱的才干比不上异姓虞舜,乃将帝位禅让于舜。舜登基后,封丹朱为房邑侯(今河南遂平县内)。丹朱的子孙继承爵位。春秋时期,房邑被楚人所灭,改封吴王夫概,更名为吴房县。

  • 青塘家族领风骚的卢姓

    青塘家族领风骚的卢姓

    资料库 > 姓氏 2024-04-14
    451

    卢姓的主流形成于春秋初期的齐国,是一个以采邑名称命氏而得的姓。齐国的始祖齐太公名尚,本姓姜,因其先祖于虞、夏之际被封于吕(今河南南阳县西),“从其封姓,故曰吕尚”。吕尚因辅佐周武王灭商有功,于西周初受封于营丘,建立齐国。

  • 主体族支广宁来的伍姓

    主体族支广宁来的伍姓

    资料库 > 姓氏 2024-04-14
    278

    伍姓的来源比较单一,不像其他姓氏那样复杂。史传春秋时期,有个叫参的人任楚庄王的侍臣。时楚庄王率兵攻打郑国,郑国向晋国求救,晋国就令荀林父为将军率兵救郑,及至晋军赶到,郑国已被楚国打败投降。在与晋军战与和的问题上,楚军内部意见不一。

  • 阳山清城族众多的蔡姓

    阳山清城族众多的蔡姓

    资料库 > 姓氏 2024-04-14
    417

    蔡姓源于古蔡国。周武王姬发灭裔后,封功臣昆弟,将弟弟叔度(周文王第5子)封于蔡(今河南上蔡西南),建立蔡国。叔度封蔡时被称为蔡叔度,与兄管叔鲜、弟霍叔处有一项共同使命,即帮助、监督被封在商朝旧都的殷纣王之子武庚禄父管理殷商遗民,史称“三监”。

  • 始迁家族应诏来的苏姓

    始迁家族应诏来的苏姓

    资料库 > 姓氏 2024-04-14
    323

    说到苏姓,人们自然会想到蜚声中国古代文坛的“三苏”(苏洵、苏轼、苏辙),他们父子3人是四川眉山人。关于苏姓的姓源,在苏洵族谱的《后录》中也有非常清楚的交代:“苏氏之先,出于高阳,高阳之子曰称,称之子曰老童,老童生重黎及吴回,重黎为帝喾火正曰祝融,以罪诛,其后为司马氏,而其弟吴回复为火正。

  • 过半族众居英德的蓝姓

    过半族众居英德的蓝姓

    资料库 > 姓氏 2024-04-14
    599

    蓝姓,系承子向,源出蓝田。《竹书纪年》载,魏惠王三年(公元前367年),秦子向受封为蓝君,食采于蓝邑(今陕西蓝田县),其子孙遂以封地名称为氏,称蓝姓。这支蓝姓人后来发展成为中国蓝姓族群的主体。另外,在秦子向前后受封于蓝邑(今湖北境内,具体地址不详)的楚国公族,也有以地名“蓝”作为自己姓氏的人。

  • 清新族众居其半的江姓

    清新族众居其半的江姓

    资料库 > 姓氏 2024-04-14
    327

    江姓源于古江国。唐人林宝《元和姓纂》说:“赢姓,颛顼元孙伯益之后,爵封于江,后为楚所灭,以国为氏”。伯益因助禹治水有功,禹要让位于他,他避居箕山之北。伯益的后代大约在商代或西周初受封建立江国。古江国的国都在今河南正阳县东南大林乡涂店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