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姓

  古姓的来源较为复杂,其中最早的一支出自姬姓,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后代。相传古公亶父是使周部落发展壮大的关键人物,曾自号古公,他的后代中的一些人便以古为姓。后来,又有一支出古成氏的族支改姓古。北魏时,鲜卑族北吐奚氏也改姓古。这几支来源不同的族系共同构成了古姓中国人的大族群。

  古姓得姓后,在历史上形成“新安”、“河内”、“新平”等郡望。发展至今,在当今中华姓氏人口排序中,古姓名列第208位,分布以四川、广东等省为多。在清远,古姓排居第96位,4370人,分布以阳山、连南2县为多,两地共有2400多古姓人,占全市古氏人口50%以上。

  古氏入居今清远市域,以阳山黎埠水井村族支为早,开基祖名子岳,明万历末年从长乐(今五华县)上下洋迁来。阳山太平镇冷水村古氏与连南寨岗滩营古氏,入迁于清康熙年间,开基祖廷缵、廷达两人为同胞兄弟,从今五华梅村迁来。阳山古氏以黎埠居多,黎埠古氏又以联坝村为盛。联坝村古氏来自今梅县畲江镇莲塘村,分为两个房支:一支以古克成为开基祖,入迁于清嘉庆初年;另一支以瑞岐、瑞连、瑞钦、瑞端兄弟4人为开基祖,入迁于清道光初年。中以克成家族最为兴旺,后裔衍居黎埠,连州镇铁坑、箭缆两村及英德大湾等地,发展到1100多人,成为清远古氏族群中的最大支派。

  清远现居古氏,先祖大多来自粤东梅州地区。古氏是徙居梅州较早的一个姓氏,源于江西南昌,落居梅州已逾800 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