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0 位的姓氏:宋姓
2024-04-14
宋姓
宋姓的得姓始祖是西周初年宋国的建立者微子启。史称微子启是商朝国王帝乙的儿子,商末纣王的庶兄。纣王无道,他与比干、箕子多所匡正,被誉为商末“三仁”。他曾多次劝谏纣王改过自新,刻苦自励,但不为纣采纳。微子启见无力补天,便称疾不再上朝。周武王灭商后,为了争取商朝遗民支持,注意在商朝贵族中物色可利用的人选。至周成王时,微子启终被封于旧都商丘(今河南商丘南),建立宋国,成为周朝的诸侯国之一。宋国存活700多年,至公元前286年为齐国所灭。亡国后的宋国贵族为纪念故国,便以国名命氏,改姓宋。此后,宋姓人又向全国各地迁徙,并形成“广平”、“敦煌”、“乐陵”、“扶风”、“河南”、“京兆”等有影响的郡望。
在当今中华姓氏人口排序中,宋姓名列第22位,占汉族人口的0.81%,分布上以山东为最,次为四川、河南、河北等省,这4省宋姓约占全国汉族宋姓人口的44%。在清远,宋姓排居第77位,8295人,分布上以佛冈最为集中,次为英德、清城。
佛冈宋氏开基祖名秀源,祖居河南开封府仪封县。宋秀源是元末明初人,因官游粤东而落籍广州,后迁居清远潖江黄花洞(今佛冈黄花)。居无久,因嫌黄花地僻,再迁吉河龙埔大塘(今属佛冈石角镇)定居。明初社会风气重武轻文,朝廷准许民间组建地方武装以备国家征用。宋家人丁稀少,恐被欺凌,又举家避居神迳(今诚迳),从此安居乐业,开枝发族。宋秀源生有三子,后裔繁衍昌盛,散布佛冈内外。在县内,其后裔主要集于石角镇,少量散居汤塘、迳头、高岗等地,经过20余代的发展,现共有5200多人,成为佛冈县第18位大姓。在县外,宋秀源的裔孙衍居到清城、清新和英德各地,人口数以千计。全市90%以上的宋姓人均属佛冈宋氏家族成员。
佛冈宋氏在社会上较有名气的人物有宋铨山、宋华、宋业安等,其中宋华尤为有名。宋华出生于佛冈三八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民国11年(1922)后到广州做工,积极投身民主革命,成为广州油业工会的领导成员。民国 13年8月入广东第二届农讲所学习,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他受党组织派遣,在国民党中央农民部任特派员,亲自参与清远县地的农会组建策划活动,并先后到乐昌、英德、南雄、仁化等地指导农民运动。“四一二”政变后,他参与率领粤北农军赶赴江西南昌,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并任连指导员。民国16年1月,宋华先后参加了清远县农民武装暴动和广州起义的武装斗争。民国17年受遣前往南雄,与彭显模等组织策划攻打坪田坳和大塘圩的武装起义活动。同年在前往香港向广东省委汇报请示工作时,途经广州,不幸被叛徒出卖而遭捕杀,年仅26岁。其英勇事迹,永耀史册。
宋姓的得姓始祖是西周初年宋国的建立者微子启。史称微子启是商朝国王帝乙的儿子,商末纣王的庶兄。纣王无道,他与比干、箕子多所匡正,被誉为商末“三仁”。他曾多次劝谏纣王改过自新,刻苦自励,但不为纣采纳。微子启见无力补天,便称疾不再上朝。周武王灭商后,为了争取商朝遗民支持,注意在商朝贵族中物色可利用的人选。至周成王时,微子启终被封于旧都商丘(今河南商丘南),建立宋国,成为周朝的诸侯国之一。宋国存活700多年,至公元前286年为齐国所灭。亡国后的宋国贵族为纪念故国,便以国名命氏,改姓宋。此后,宋姓人又向全国各地迁徙,并形成“广平”、“敦煌”、“乐陵”、“扶风”、“河南”、“京兆”等有影响的郡望。
在当今中华姓氏人口排序中,宋姓名列第22位,占汉族人口的0.81%,分布上以山东为最,次为四川、河南、河北等省,这4省宋姓约占全国汉族宋姓人口的44%。在清远,宋姓排居第77位,8295人,分布上以佛冈最为集中,次为英德、清城。
佛冈宋氏开基祖名秀源,祖居河南开封府仪封县。宋秀源是元末明初人,因官游粤东而落籍广州,后迁居清远潖江黄花洞(今佛冈黄花)。居无久,因嫌黄花地僻,再迁吉河龙埔大塘(今属佛冈石角镇)定居。明初社会风气重武轻文,朝廷准许民间组建地方武装以备国家征用。宋家人丁稀少,恐被欺凌,又举家避居神迳(今诚迳),从此安居乐业,开枝发族。宋秀源生有三子,后裔繁衍昌盛,散布佛冈内外。在县内,其后裔主要集于石角镇,少量散居汤塘、迳头、高岗等地,经过20余代的发展,现共有5200多人,成为佛冈县第18位大姓。在县外,宋秀源的裔孙衍居到清城、清新和英德各地,人口数以千计。全市90%以上的宋姓人均属佛冈宋氏家族成员。
佛冈宋氏在社会上较有名气的人物有宋铨山、宋华、宋业安等,其中宋华尤为有名。宋华出生于佛冈三八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民国11年(1922)后到广州做工,积极投身民主革命,成为广州油业工会的领导成员。民国 13年8月入广东第二届农讲所学习,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他受党组织派遣,在国民党中央农民部任特派员,亲自参与清远县地的农会组建策划活动,并先后到乐昌、英德、南雄、仁化等地指导农民运动。“四一二”政变后,他参与率领粤北农军赶赴江西南昌,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并任连指导员。民国16年1月,宋华先后参加了清远县农民武装暴动和广州起义的武装斗争。民国17年受遣前往南雄,与彭显模等组织策划攻打坪田坳和大塘圩的武装起义活动。同年在前往香港向广东省委汇报请示工作时,途经广州,不幸被叛徒出卖而遭捕杀,年仅26岁。其英勇事迹,永耀史册。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