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城乡贤英烈村:龙塘镇民平行政村——黄基田村
2024-04-20

清初,该村属清远县回属清平乡。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属清远县回属连平祥安良分局。1930年,属清远县回岐区连平祥乡。1948年,属清远县人中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0年,属清远县第二区共和乡。1953年,属清远县第三区民平乡。1955年,属清远县龙塘区民平乡。1957年,属清远县龙塘乡。1958年,属清远县八一人民公社。1959年,属清远县龙塘人民公社民平大队。1983年,属清远县龙塘区民平乡。1986年,属清远县龙塘镇民平行政村。1988年,属清远市清城区龙塘镇民平行政村。1990年,属清城区龙塘镇民平管理区。1999年至今,属清城区龙塘镇民平行政村。

世居村民为杜姓。据《杜氏族谱》记载,元末,杜氏族人由河南迁入广东南雄;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从南雄移居今清城区横荷街道玉塘行政村的黄塘村;其后再从黄塘村迁移至此地。2015年末,村中有户籍人口523人。祖籍该村的港澳台同胞约有38人。世居村民均为汉族,属广府民系,通用方言为粤语。
黄基田村现有民居116座。其中传统民居80多座,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居有2座,建于清末,每座占地面积200多平方米,青砖墙,悬山顶,青瓦面,人字梁结构,三间两廊布局,当时是属于有钱人家的房屋,现基本保存完整。新建现代民居30多座,多为混凝土钢筋框架结构的楼房。
村里有两座宗祠:睿圣杜公祠和福贤杜公祠。睿圣杜公祠,始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一1908年),1986年、1987年均有修缮。祠堂坐东朝西,占地面积144平方米。三间两廊布局,砖木结构,青砖墙,硬山顶。凹门斗式门面,前设单步廊,花岗石门框,门额石阴刻“睿圣杜公祠”,墙楣彩绘人物、山水图画。上堂明间设有神龛,供奉祖宗牌位。福贤杜公祠始建于清末,2013年有修缮。建筑格局与睿圣杜公祠类似。
村民代表人物为杜荫芬(1896一1959年),小时候聪明好学,早年于清远简易师范毕业,后继续到广东省立英文专修科、广州两广方言高等专门学校外语专科深造,后被广东省检定小学教员会检定为高等小学校外国语专科教员,曾任清远县督学局局长、清远县教育科员兼县视学及清远县第一高级小学校长、教育局局长等职;1917年1月,被黎大总统奖给七等嘉奖和勋章;1923年任清远县知事(县长),同年5月任清远县筹饷局局长等职。其在任职期间,奉公守责,多有建树。在民国初期,当地西泽村与月形岗村曾因土地归属问题产生纠纷,要求杜荫芬出面解决,他本着以和为贵的宗旨出发,不偏不倚,圆满解决了纠纷。后来西泽村村民曾以厚礼银两答谢,他拒而不纳。退休后,他又在村中父老的要求下在大岭脚村边信成旧铺开办书塾,招收各村各乡年龄偏大的年轻人学习四书五经、古文和数学知识。一年后他因病去世,终年63岁,时任清远县县长黄开山发来祭文吊唁。
当代村中崇文尚教气氛颇浓,村中先后多人任职教师,其中杜桂新、杜欣荣获评小学高级教师职称;杜贵斌曾任清远师范高级讲师、教授;杜保荣曾任华侨大学教授。
黄基田村于2015年11月被清远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评为清远市卫生村,2016年被清远市人民政府评为清远市文明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