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窝村,位于源潭镇东部,距镇人民政府约11千米,村域面积约0.8平方千米。该村始建于清代中期,村庄坐落于丘陵地带,建于元岭山的一处较大的山窝里,故取名大窝村。清朝末年,村落属清远县潖属同泰安良分局。
良洞村,位于源潭镇东部,距镇人民政府约12千米,村域面积约1.3平方千米。村庄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据《刘氏族谱》记载,先祖刘文显携长子富洋、四子富湶从增城正果镇灯心堂迁徙到此开基创业,故取名为刘屋。后更名为良洞村,别名上良洞。
上华村,位于源潭镇东部,距镇人民政府约12千米,村域面积约0.9平方千米。村庄始建于清代,由何氏族人从韶关分迁至此地定居而成,故初名何村,曾用名上斜村,后改今名。村庄坐落于丘陵地带,村南面有石班冚山峰,村西北面有水坑河流过。
凤尾村,位于源潭镇西部,距镇人民政府约5千米,村域面积约0.62平方千米,始建于清初,由南迁移民聚居而成。因村庄位于峡山凤髻顶的南面山麓的山脚下,地形像凤凰尾一样,故得名凤尾村。
双面村,位于源潭镇西南部,距镇人民政府约7.5千米,村域总面积约1.6平方千米。东邻迎咀水库主坝,西邻大帽岭山与京广铁路,南邻迎咀河,北邻背夫岭山。村庄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传说村庄附近有两座面对面的山,形状非常相似,像美人照镜一样,故取名为双面村。
二组村,位于洲心街道西北部,距街道办事处仅1.2千米,村域总面积0.13平方千米,始建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以前北江有一条支流与村内的水坑相连,故初称连水村。后由于连水村人口增加,于1958年分为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5个自然村。
岭背村,位于洲心街道西北部,距街道办事处约2千米,距清远市人民政府仅1.5千米。村落始建于南宋咸淳八年(1272年),原属龙镇岗村的一部分,随着人口的增加,原龙镇岗村于明代析为龙镇岗、余寮、长岭、上围、大竹园、岭背等6个自然村。该村因建在山岭的背面,故得名岭背村。
覃屋村,位于北江伦洲岛上,地处洲心街道东北部,距清远市区6千米。村落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由覃氏先祖覃仲富携五子二女从郁南县迁此定居而成,初名敦伦里,外村人则多称村为覃屋。
白庙渔村,位于东城街道东部、北江飞来峡出口,距街道办事处约12千米,村域面积约1平方千米。村庄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此处原是墟市,名曰广利市。何、汤、黄等多个姓氏先后聚集在此经商或打鱼,其后代在此繁衍生息而逐渐形成村落。
长丰村,位于东城街道东南部,距街道办事处约14千米,含长丰一至长丰六等6个村民小组。村庄坐落在北江河畔、飞来峡口北岸,东邻白庙渔村,南望洲心五一码头。村落始建于清初,此处原有沙堆、长兴社和大丰(风)寮(因位处峡口,江风极大)等几个居民点,20世纪50年代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为保留原村历史,各取长兴社和大丰(风)寮中的一个字,取名为长丰村。
2024-03-31
2024-03-31
2024-03-30
2024-03-30
202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