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姓主要有3个来源,其中最主要的一支出自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之后。相传毕公高的后代中有一支分封在庞乡(地址不祥),后来这支人以封地名称为姓氏,称作庞姓。另外一支相传出自上古帝王颛顼的后代。据说颛瑞帝有8个才能出众的儿子,其中之一叫庞降(江),庞降的后代后来也姓宠。
辛姓的主源跟远古部落有莘氏有关。相传有莘氏主要活动在今河南商丘及山东曹县一带,历史与夏部落一样古老,且与夏商两个王朝有密切联系。传说夏禹的母亲出自有莘氏部落,商汤则是有莘氏的女婿。由于这两朝开创者与有莘氏关系密切,使得有莘氏部落长期处于优越地位。
于姓源于西周王族。据传周武王把他的第2子封于邘(今河南泌阳市和博爱县一带),建立邘国,史称邘叔。邘叔的子孙以国为氏,姓邘。后因古代邘、于同音通用,遂去“邑”为于氏。于姓人还有一支出自夏姓淳于。
貌姓是一个少见的姓氏,《百家姓》里不见有名录。其分布也不广泛,据说在全国只有山西太原,吉林桦甸,陕西勉县,江苏的六合、无锡,湖南的湘阴和广东的阳山、三水、新丰等地有这个姓氏出现。
孟姓的来源有两支,其中一支出自姬姓,是春秋时期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另一支出自春秋时期的卫国。卫灵公有位庶兄名孟挚,孟挚的后代以孟为姓;卫襄公有个儿子名公孟,公孟的子孙后来也姓孟。
前面已有专文说到“肖”姓本为萧姓,因俗写而从萧姓中分裂出来,成为另一姓氏。在今清远市域,不随俗逐流而坚持以原用的“萧”字为姓氏的萧姓人,一共有1791人,其中1636人集居于佛冈,占91%以上。佛冈萧氏的宋代祖先原居江西泰和县,若追溯到宋代,佛冈萧氏与英德、连州肖氏实为同一家族。
卜姓的主源与古代从事占卜职业者有关。在原始社会及商周时期,由于人们对人的生死和自然界许多现象缺乏认识,往往通过占卜形式决定重大事物,使占卜成为一种职业,多由部落的重要人物充任,称为卜巫或太卜、卜人等。许多古代部落首领或帝王的后代都担任过这一官职。
鲁姓的主源与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国有关。西周初,周武王把弟周公姬旦分封于鲁(今山东曲阜一带),建立鲁国。鲁国前后立国数百年,至战国后期被楚国灭掉。亡国后的鲁国贵族为纪念故国便以鲁为姓。
冼姓是岭南地区有影响的大姓。早在晋代,冼姓便在广东南海一带发展成为大姓。其代表人物冼劲,家于南海,世为部曲武帅,官至中兵参军。他的后代冼夫人,是南朝至隋初的岭南少数民族的首领,在平定叛乱,统一岭南,归附中原王朝的历次斗争中卓立功绩,被隋朝廷封为谯国夫人,被岭南各郡共奉为圣母。
丁姓来源众多,但主源出自西周时期的齐国。齐国开国君主吕尚,有子名伋,在周成王时任朝中重臣,成王临终时遗命他辅佐康王。所以在康王时,他因是先君的顾命大臣而备受礼敬。及年老去世,康王专门为他赐谥曰“丁”,以表彰他执事弗懈、事主尽忠的功绩。
2024-03-31
2024-03-31
2024-03-30
2024-03-30
2024-03-29